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2-15
    贵州观音洞遗址石制品剥片技术辨析
    李锋, 李英华, 高星
    2020, 39(01):  1-1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1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01
    摘要 ( 617 )   在线阅读 ( 61 )   PDF (2033KB) ( 3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期,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对贵州观音洞遗址1964-1973年出土石制品的再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石制品中存在系统的勒瓦娄哇技术;新的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主文化层距今17-8万年。据此,该文作者认为观音洞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代表了东亚最早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本文对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的研究历史、勒瓦娄哇技术研究简史和定义等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同时对观音洞遗址相关石制品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组合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复合体,与之前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不存在勒瓦娄哇技术。最后,本文对宁夏水洞沟、金斯太、通天洞等遗址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的简要分析表明,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显示中国在距今5万年前出现过勒瓦娄哇技术。

    史前人类对资源的认知和开发能力——石器原料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杨石霞, 岳健平
    2020, 39(01):  12-2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0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06
    摘要 ( 681 )   在线阅读 ( 51 )   PDF (2605KB) ( 3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器原料研究一直是史前考古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探明石器原料质量和来源的基础上,将原料的选择和利用方式与石器技术、环境背景等相结合,可以进一步解读当时人类的认知和活动能力。本文立足于原料性质和原料来源两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的主要石制品原料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泥河湾及东北地区相关研究案例,讨论石器原料研究及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于解读史前人类资源认知和开发能力的重要作用。

    旧大陆视野下的中国旧石器晚期小型两面器溯源
    陈宥成, 曲彤丽
    2020, 39(01):  21-2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72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72
    摘要 ( 594 )   在线阅读 ( 24 )   PDF (2345KB) ( 2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北方地区在旧石器晚期偏晚阶段新出现了一类加工复杂且修理精美的石器类型,可称为“小型两面器”。本文对旧大陆东西方晚更新世考古材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类“小两面器”在旧大陆西侧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距今约7万年前南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Still Bay文化已经出现,蕴含热处理技术和压制技术并已作为投射尖状器使用。到了距今4万年前,小型两面器技术在欧洲开始兴起,逐渐形制变的多样化。我国地处旧大陆东侧,发现的小两面器无论是时代还是器形均显示与旧大陆西侧密切关联,应当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旧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水洞沟第2地点2014-2015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
    张佩琪, 张晓凌, SamLIN, 郭家龙, 王惠民, NicolasZWYNS, 彭菲, 高星
    2020, 39(01):  30-4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1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31
    摘要 ( 495 )   在线阅读 ( 30 )   PDF (2740KB) ( 2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2014-2015年的发掘集中于2003-2007发掘区北侧的T3区域,面积约80m 2。对应2003-2007发掘的层位划分,本次发掘共揭露6个文化层 (Culture Layer/CL),各层位都有发现文化遗物,其中2003-2007发掘揭露的CL4在T3发掘区缺失。本文对2014-2015年系统发掘的T3区6个层位中出土的2723件石制品进行研究。此次初步分析显示,CL1-CL5是T3发掘区的主要石制品出土层位,又以CL3遗存最为密集。硅质白云岩和燧石是主要的原料,其中硅质白云岩在各层中比例均接近半数。石器技术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比例在后期有所增加。遗址整体文化面貌表现为典型的中国北方简单石片技术传统并有着较低的石核利用率,但在CL2和CL3石核利用率稍有提升,其石片产品总体以宽型石片为主。二次修理工具比例较低,并且以边刃刮削器为主,但也有比较有特色的楔形器发现出土。与2003-2007年T1-T2发掘区出土石制品进行简单对比发现,原料利用和石制品的层位组成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很可能是因为分析标准和发掘位置的差异所致。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初步研究
    李文成, 汪松枝, 顾万发, 刘拓, 李昱龙, 何嘉宁
    2020, 39(01):  42-5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25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25
    摘要 ( 768 )   在线阅读 ( 27 )   PDF (2777KB) ( 2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奶奶庙第3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年代距今约4.5万年或稍早。2016年度的发掘,发现动物化石575件,石制品66件。从遗物的密度和分布情况来看,本遗址应为第1地点或其它中心营地外围的临时性地点,古人类曾在此活动,但并不频繁。动物化石的种属组合揭示出当时应为草原-疏林景观。石制品属于典型的华北地区小石片石器工业,与本区MIS3阶段其他遗址工业面貌相似,应属于同一技术体系。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石器研究
    任海云, 王晓毅, 王小娟, 张光辉
    2020, 39(01):  52-6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1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18
    摘要 ( 532 )   在线阅读 ( 26 )   PDF (4863KB) ( 1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新石器考古研究者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磨制石器上,如近年兴起的对磨制石器的制作过程实验性研究及功能探讨,但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很少给予足够地重视。本文通过对地处晋西黄土高原龙山时期的碧村遗址2015年来发现的打制石器和部分磨制石器的观察与初步研究发现,打制石器虽是碧村遗址众多手工业中的一个小项,但其存在表明了石器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时期,狩猎采集也是龙山时期晋西黄土高原人类的辅助性生计方式。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2号洞地点2016年度的发掘
    邓婉文, 刘锁强, 巫幼波, 刘拓, 李文成, 何嘉宁, 王幼平
    2020, 39(01):  64-7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4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24
    摘要 ( 569 )   在线阅读 ( 35 )   PDF (2577KB) ( 2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德青塘遗址系岭南地区一组含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堆积的洞穴遗址。2016年夏对其中的黄门岩2号洞地点进行首次正式发掘,该地点发现有连续多层的文化堆积,探方出土以及地表采集了大量砾石制品、种类丰富的动物遗存、以及若干件早期陶片,部分胶结地层堆积中可见包含了大量螺蚌壳。文化遗存中的砾石石器多选用河滩砾石,使用硬锤在砾石的一端或一侧单面陡刃加工的技术特点突出,有望为探讨中国岭南地区与东南亚大陆地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的砾石石器工业之联系提供新证据。

    安徽省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
    董哲, 战世佳
    2020, 39(01):  74-8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0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50
    摘要 ( 445 )   在线阅读 ( 32 )   PDF (2517KB) ( 3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阳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以上世纪80-90年代发现“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为学术界所关注。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调查采集石制品71件,发掘出土石制品78件。遗址埋藏于水阳江右岸第二级河流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石制品原料取自河流阶地下部的河卵石且以石英岩占绝对优势。石制品制作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少量;石制品类型包括打击类、剥片类、废片类和小型工具等。石核剥片程度较低,石片多为初级剥片产品,总体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虽然技术组合处于模式I范畴内,但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石片和手镐及石刀等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早期人类具备生产模式II产品的能力。根据石制品埋藏于网纹红土及上部均质红土的特点以及同长江中下游相关地区的地貌和年代对比,推测麻村遗址时代为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延安段新发现的石制品
    张改课, 王社江, 李钊, 邸楠, 赵汗青, 鹿化煜, 王小庆, 夏文婷, 别婧婧
    2020, 39(01):  86-10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1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51
    摘要 ( 470 )   在线阅读 ( 20 )   PDF (4035KB) ( 1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6月,我们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延安段新发现5处旷野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556件,部分石制品暴露于黄土地层的剖面上。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河床和阶地的砾石层,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除上述两种原料之外,燧石、硅质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细砂岩、蛋白石、玛瑙、火成岩等也有少量使用。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碎片屑,尺寸以小型为主。石核和石片以自然砾石台面者居多。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直接剥片,少量使用砸击法,可能偶而使用碰砧法和锐棱砸击法。工具多为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中小型刮削器,有少量以砾石为毛坯加工而成的砍砸器。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4个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原生埋藏地层为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该套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属简单的石核-石片工业,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衣锦滩地点的石制品分别埋藏于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和黄河第一级阶地上覆的土状堆积中,时代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本次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进一步扩大了黄河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遗存的分布范围,丰富了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内涵,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线索。

    广西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的地层及年代
    谢光茂, 林强, 余明辉, 陈晓颖, 胡章华, 鹿化煜, 黄秋艳
    2020, 39(01):  106-11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4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46
    摘要 ( 666 )   在线阅读 ( 35 )   PDF (6628KB) ( 2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工业因含有众多的手斧且年代早到803 kaBP而闻名于世。盆地内发育有7级河流阶地,其中第IV级阶地发现有手斧和玻璃陨石。自从1973年第一个石器地点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遗址或地点被调查发现和发掘。以前研究认为,百色盆地旧石器只出自网纹红土层,年代均为803 kaBP。2013年以前,通常只在土状堆积的上部发掘,从来没有人对第IV级阶地的沉积物从地表到底部砾石层进行系统发掘,因此关于第IV级阶地的整体地层堆积情况及含石器层位很模糊。2013-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田东县博物馆对百色盆地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田东高岭坡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从遗址的地表往下一直发掘到砾石层,揭露出厚度超过7m的完整地层序列,发现1处小型石器制造场和1处用火遗迹。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石制品800多件,包括砍砸器、手镐、刮削器等。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根据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的特征及测年结果,我们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的年代早于或等于803 kaBP,第二期为15 kaBP,第三期约为10 kaBP。

    吉林大安市后套木嘎遗址出土鸟类遗存研究
    梁琪瑶, 陈全家, 王春雪
    2020, 39(01):  118-12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51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51
    摘要 ( 486 )   在线阅读 ( 20 )   PDF (1696KB) ( 1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到辽金时期出土的鸟类遗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出土的鸟类骨骼进行个体及种群的统计和分析,探讨该遗址先民对鸟类资源的利用方式、狩猎模式、遗址的使用时间和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研究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提供重要线索。

    华北民族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及对健康的影响 ——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为例
    朱思媚, 周亚威, 朱泓, 丁利娜, 胡耀武
    2020, 39(01):  127-13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2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26
    摘要 ( 563 )   在线阅读 ( 34 )   PDF (846KB) ( 2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对揭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极具重要意义。目前,历史文献与人群体质特征的研究,为了解华北地区东周以后人群的混合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线索,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生存方式的转变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尚缺乏细致地研究。为此,本文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汉魏时期的人骨为对象,对其开展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紧密结合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及历史文献,揭示自汉至北朝期间先民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先民食物中包含大量的C4类,反映了粟黍农作物种植业在先民生存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汉至北朝,先民的δ 13C值明显升高,可能与民族融合进程中统治阶级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和多项利农措施的实施密切相关;而北朝时期人群死亡高峰的推后及女性平均身高的增高,则可能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群的营养健康相关。本文通过对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分析与人骨体质特征的有机结合,为揭示我国民族间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的调查研究
    隋哲峰, 王英, 萨仁高娃
    2020, 39(01):  135-14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05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05
    摘要 ( 543 )   在线阅读 ( 7 )   PDF (718KB) ( 1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旨在探索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为巴尔虎蒙古族人种族研究、民族识别、遗传疾病等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依据《人体测量方法》和Martin测量工具说明观测265人(男性135人、女性130人)巴尔虎蒙古族6-16岁少年儿童蒙古褶(内眦褶)、上眼睑褶皱、眼裂倾斜度等眼部特征,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与可查询到的鄂尔多斯、巴盟、阿拉善等蒙古族人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的眼部特征中蒙古褶、上眼睑褶皱和眼裂倾斜度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的蒙古褶、上眼睑褶皱出现率高于鄂尔多斯蒙古族人,其他低于查询到的数据;巴尔虎蒙古族少年儿童眼部特征与其他巴尔虎蒙古族人的数据报道基本相符。说明巴尔虎蒙古族人眼部特征随年龄增长从少年儿童开始明显变化。巴尔虎蒙古族人眼部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人。从其人类学特征、历史渊源和起源、语言、特有的服饰文化习惯特征看,巴尔虎蒙古族人是一个与其他蒙古族不同的族群,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或族群。

    中国白马人的体质特征
    张兴华, 宇克莉, 杨亚军, 金丹, 任佳易, 董文静, 魏榆, 郑连斌
    2020, 39(01):  143-15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4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48
    摘要 ( 713 )   在线阅读 ( 20 )   PDF (998KB) ( 2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马人是我国的未识别族群之一。我们在四川省平武县调查了白马人233例(男为93例,女为140例)的69项体质测量指标与228例(男为93例,女为135例)的观察指标15项。初步分析了白马人的体质特征。结果如下:1)白马人男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为80.65%,女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则为85.93%。白马人蒙古褶率男性为33.33%,女性则为39.26%。白马人男女眼裂高度以窄型为主。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白马人的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男女均以直型鼻梁为主。白马人男女颧骨扁平,颧骨体突出。鼻基部多为水平方向。鼻翼高度约占鼻高的1/4,以中等为主。白马人男女多为圆形耳垂。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红唇厚度以薄唇为主,眼色多为黑褐色。2)按头面部、体部指数分型,白马人男女均以高头型、阔头型、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率最高。白马人男性还以中头型、中面型率最高,女性还以圆头型、阔面型率最高。根据男女身高均数,白马人男女均为中等型身材。3)白马人体质特征属于北方族群类型,与赫哲族、俄罗斯族比较接近,与安多藏族距离较远。

    中国汉族人的身体围度
    包金萍, 郑连斌
    2020, 39(01):  152-15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77
    摘要 ( 924 )   在线阅读 ( 48 )   PDF (502KB) ( 1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2013年在中国22个省、自治区测量了26695例(乡村男性8174例,城市男性4791例,乡村女性8327例,城市女性5403例)的头围、颈围、平静胸围、吸气时胸围、呼气时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值,进行了围度与纬度、经度、年龄的相关分析,城市与乡村汉族、北方与南方汉族身体围度均数的比较。结果发现,男性的上臂围、上臂最大围与纬度无显著相关,其余10项围度均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女性12项围度均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女性12项围度均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四肢围度多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女性下肢围度也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但上肢3项围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女性躯干5项围度、颈围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北方男性除头围、上臂围值与南方男性接近外,其余10项围度值均大于南方男性。北方女性12项围度值均大于南方女性。城市、乡村汉族12项围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汉族的各项围度均大于乡村汉族。

    《世界齿饰博览》评介
    2020, 39(01):  159-160. 
    摘要 ( 141 )   在线阅读 ( 6 )   PDF (257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