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9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史前人类的生存之火
    高星
    2020, 39(03):  333-34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08
    摘要 ( 1357 )   在线阅读 ( 148 )   PDF (675KB) ( 5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火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能力,对人类的生存演化至关重要。用火熟食改善了人类的营养,导致人类生物特性发生一系列改变,人口、行为、社会关系和生存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用火使人类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并帮助人类改变工具与用具的材料特性,如对石料做热处理,进而发明了陶器和金属工具,开启了文明的历程。人类与火的互动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经历了偶尔利用自然火、时断时续对火控制和使用、有效保存火种乃至人工取火形成用火的日常习惯,进而发展到现代无所不在、不可或缺的复杂用火。人类用火被认为始于直立人的诞生,但目前提取到的证据指向150万年前。早期人类用火证据的提取和论证存在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精细的野外工作,做高精度的遗址埋藏和遗物遗迹的空间分析,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模拟实验对地层沉积物和燃烧物证做微形态、成分、色度、磁化率、微体植物化石等尽可能多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排除自然因素的干扰,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坚实可信。本文介绍了人类用火的历史、作用和对用火证据提取与分析的思路、方法与技术,通过一系列案例阐述人类用火的方式、发展演化过程和考古学家为破译远古人类用火的谜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以期对这项意义重大但常被忽视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丹江口库区大土包子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李浩, 李超荣, 雷蕾
    2020, 39(03):  349-35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2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42
    摘要 ( 557 )   在线阅读 ( 67 )   PDF (8451KB) ( 1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土包子遗址位于汉水上游的丹江口库区。遗址发掘出土标本58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主要来自附近河滩砾石,以石英为主,附以石英岩、千枚岩和粗面岩。石核多以砾石面或先前剥片片疤为台面进行单向、多向和向心剥片。工具包含以砍砸器、手斧为代表的大型工具制作体系,以及以刮削器、凹缺器为代表的小型工具制作体系,两者原料选择不同,前者以千枚岩为原料,后者主要采用石英原料。对比分析显示,大土包子遗址与区域内汉水第三级阶地其他遗址均存在出土石制品数量少、分布密度低的现象,可能指示遗址间的同质性以及古人类高频流动性等信息。这一现象在年代较晚的第二级阶地遗址中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暗示了古人类行为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技术革新与行为可塑性的缺乏。该遗址年代初步推断属于中更新世早中期。

    枣庄市山亭区旧石器地点调查简报
    李罡, 任雅鹏, 李猛
    2020, 39(03):  357-36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04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04
    摘要 ( 681 )   在线阅读 ( 45 )   PDF (26758KB) ( 1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夏在枣庄市山亭区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新地点4处,分为两种堆积类型:一种为山前洪积褐土及其中的砂质条带(外峪子、马头、马窝地点),另一种系山前坡积棕黄色粉砂土(方山地点)。前三处地点(Waiyuzi, Matou, Mawo)属细石器传统,方山地点(FS)为使用砸击技术的小石器传统。调查共获得161件石制品,其中近1/3采自地层之中。类型包括石核/细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石料均采自附近山体中岩脉,主要是石英和燧石;4处地点均存在砸击技术,其中方山地点砸击技术表现尤为突出;石制品均以小型占绝大多数;石器包括刮削器、雕刻器和凹缺刮器,刮削器是主要类型。由地貌与地层对比可知,石制品埋藏于上更新统地层中,遗址时代大致为晚更新世晚期。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石制品的剥片与修理技术
    牛东伟, 裴树文, 王惠民, 高星
    2020, 39(03):  367-37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0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10
    摘要 ( 583 )   在线阅读 ( 48 )   PDF (18404KB) ( 1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较早发现并且最早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该遗址自1923年发现以来便因其出土较多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过渡期特征的石制品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水洞沟遗址第7地点(SDG7)出土的石制品材料为基础,主要从石核剥片策略和工具修理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石器技术的分析研究。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的分析显示,SDG7存在两大石器技术体系:一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占主导地位的石片石器技术,该技术不存在剥片前对石核的预制过程,而是以简单剥片石核、大量的不规则石片以及修理程度较低的工具为代表,少量采用优质原料精致加工的工具类型体现出旧石器时代晚期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二是Levallois-like石叶技术,以少量的Levallois-like石核(扁脸石核)为代表,与SDG1、SDG2(CL5a)以及SDG9出土的同类石核呈现技术理念的一致性,该技术以剥离较大尺寸的石叶/长石片为目的,且均具有台面的预制修理和剥片面的维护现象,应为外来的技术体系。SDG7石器技术的分析可为水洞沟遗址区技术演化序列的构建、整体文化面貌的揭示以及技术变化原因的探讨提供新的材料和参考。

    石制品废片尺寸分布的实验研究:以泥河湾盆地大田洼区域燧石原料为例
    任进成, 李锋, 陈福友, 高星
    2020, 39(03):  379-39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4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14
    摘要 ( 539 )   在线阅读 ( 24 )   PDF (21234KB) ( 2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制品废片尺寸分布区间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形成过程研究中常采用的一项衡量指标。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Kathy Schick与Nicholas Toth针对东非肯尼亚Koobi Fora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常见的石料与石器生产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废片尺寸分布实验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参考Kathy Schick等实验的基础上,对泥河湾盆地大田洼区域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常见的周家山、东谷坨两类燧石原料进行了废片尺寸分布实验研究,以建立该区域燧石原料的废片尺寸分布模式,为该区域遗址形成过程的研究提供直接的参考数据。实验共计25组,获得废片标本10070件。结果显示,两类燧石原料的废片尺寸分布模式基本一致,整体呈随尺寸增加废片数量比例逐渐降低的单一递减分布特征,其中0.5~1cm的比例最高,1~2cm次之,其他尺寸的比例逐渐降低。本次实验验证了Kathy Schick等获得的实验数据中小于2cm废片占绝对优势的结论,但对小于1cm的废片产品比例存在偏差,原料物理性质可能是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本文实验数据更适合作为对比数据评估泥河湾盆地早、中更新世遗址中石制品组合的完整程度。

    日本北海道地区细石叶技术研究概述
    岳健平, 王晗, 加藤真二
    2020, 39(03):  392-40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3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38
    摘要 ( 616 )   在线阅读 ( 40 )   PDF (49129KB) ( 2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石叶技术是晚更新世晚期东北亚和西北美新的变革性剥坯技术和适应手段。北海道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细石器遗存,相关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万年前,持续了约1.2万年。以北海道具有明显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的细石器为材料,学者们基于技术式“阅读”和拼合研究划分出一系列细石核工艺类型和剥坯技法;岛内以楔形细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工业传统在不断延续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与气候环境变化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对北海道地区晚更新世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背景以及细石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厘清北海道细石核工艺类型的划分,并对细石器群的阶段性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新疆喀什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人群颅骨的测量性状
    魏东, 王永笛, 吴勇
    2020, 39(03):  404-41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7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57
    摘要 ( 784 )   在线阅读 ( 39 )   PDF (6956KB) ( 2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居民是帕米尔高原区早期人群的代表。通过颅骨测量性状特征对该人群来源和流向问题的讨论,为建立欧亚大陆青铜时代人群的流动、变迁史提供了新的素材。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时空相关人群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下坂地青铜组居民的祖先人群,可能是来自东欧南部草原地带的洞室墓文化居民。他们在安德罗诺沃文化的繁盛期,自东欧草原地带迁徙到帕米尔高原区,逐渐发展为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一个地方变体。

    淇县宋庄东周墓殉人颅骨的形态学
    孙蕾, 高振龙, 周立刚, 韩朝会
    2020, 39(03):  420-43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1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16
    摘要 ( 774 )   在线阅读 ( 44 )   PDF (8861KB) ( 1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鹤壁市的淇县宋庄东周墓地的多座墓葬不仅出土大量青铜礼乐器和陶器,而且存在人殉现象,宋庄墓地的发现为探讨东周时期豫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政治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了分析宋庄墓地东周墓葬人殉的种系来源,本文对其中保存较好的7例女性人殉颅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淇县宋庄组与仰韶文化的宝鸡组和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呈子组均具有较大相似性,与青铜时代的毛饮合并B组、西村周组和双楼组也较为接近。初步认为,淇县宋庄女性人殉与东周时期的豫北和晋地传统居民在体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区别,而与周人畿内和郑韩故城及其以西以北地区的中原文化居民有更多的亲缘关系。

    从头骨形态学和古DNA探究公元3~4世纪西藏阿里地区人群的来源
    张雅军, 张旭, 赵欣, 仝涛, 李林辉
    2020, 39(03):  435-44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9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09
    摘要 ( 829 )   在线阅读 ( 55 )   PDF (11367KB) ( 2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至2014年间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发现了一个古代墓群,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其中8座墓葬的时代约为公元3-4世纪,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期。共发现32例个体,对其中保存较好的16例个体(7例男性,9例女性)的头骨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故如甲木古代居民与四川卡莎湖古代居民最接近,相比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古代居民的关系,故如甲木居民与新疆多岗和察吾乎四号墓地的古代居民更为接近。与近现代人群比较,故如甲木与广西壮族和藏族A型的现代居民接近。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表明,故如甲木居民的母系来源多元化,大多数为欧亚东部类群,也有少量是欧亚西部类群,他们对中国现代藏族人群以及西藏的其他一些民族具有母系遗传的贡献。

    中国蒙古族的体型特征
    李咏兰, 郑连斌
    2020, 39(03):  450-460.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29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29
    摘要 ( 3140 )   在线阅读 ( 374 )   PDF (16048KB) ( 1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了中国蒙古族14个族群4810例(男性2117例,女性2693例)的体型。蒙古族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外因子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即随年龄增长,身体线性度变小,体型趋于圆粗。蒙古族男性、女性体型都集中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着年龄增长,这3种体型的出现率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即蒙古族体型有向这3种体型集中的趋势。和汉族人相比,蒙古族身体更粗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身体线性度小,体脂发达,骨骼和肌肉量较少。在体型图上北方蒙古族的点分布密集,说明北方蒙古族彼此体型比较接近,而南方的云南蒙古族由于内因子值小、外因子大,位点与北方蒙古族相距较远。在已经开展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的中国族群中,蒙古族是体脂最为发达、身体线性度很小的民族。

    中国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结构演变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适应
    包易格, 李小强, 刘汉斌, 赵克良, John Dodson, 沈慧, 张贵林, 王建, 周新郢
    2020, 39(03):  461-47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53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53
    摘要 ( 579 )   在线阅读 ( 31 )   PDF (10081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并测定了从15个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的遗址中浮选的炭化植物遗存的年代及数量,讨论了该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结构的变化、发展及自适应。研究表明,该地区粟的占比随着遗址年代的推移呈现出上升趋势,证明了先民的农业技术随时间变化而发展;受季风降水特征影响,东南部灌丛草原区粟的占比随时间变化上升趋势明显,西北部干草原区则变化较弱,证明环境的差异也造成了农业模式的不同;在干旱气候条件限制下,自中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的主要作物始终为粟和黍,粟作农业奠定了黄土高原乃至中国北方的文明基础。

    通过烟台午台遗址人牙结石淀粉粒探究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用
    赵珍珍, 王富强, 陈松涛, 靳桂云
    2020, 39(03):  473-48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46
    摘要 ( 570 )   在线阅读 ( 20 )   PDF (7967KB) ( 1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烟台市午台遗址人牙结石淀粉粒的分析,发现了来自禾本科的粟(Setaria italica L.)、小麦族(Triti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 sp.)、豆科(Fabaceae)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数量较为丰富,种属来源较为多样,显示了午台遗址先民利用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研究表明午台先民除了利用粟黍类农作物作为主要食物资源外,还广泛采集一些野生果类和块根块茎类作为食物的补充。本研究中发现了大遗存中没有发现的壳斗科栎属等,弥补了大遗存研究的不足。

    人指甲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
    何欣龙, 梅宏成, 王继芬, 朱军, 刘昌景, 胡灿, 何亚, 张秀梅, 何玉录
    2020, 39(03):  483-49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02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02
    摘要 ( 551 )   在线阅读 ( 20 )   PDF (3900KB) ( 18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氧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类化学示踪物质,在地理科学、环境生态和法庭科学等领域均有应用。在法庭科学研究领域,指甲作为一种记录人在不同时段内摄入氢、氧稳定同位素情况的载体,在推断人的生活地域变化轨迹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氢、氧稳定同位素溯源的基本原理,人指甲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前处理方法和检验方法,人指甲氢、氧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的法医学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做了简要展望。

    猕猴觅食策略的地域性差异
    丁振芳, 郝静, 徐华林, 张鹏
    2020, 39(03):  495-50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43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43
    摘要 ( 600 )   在线阅读 ( 15 )   PDF (23181KB) ( 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1年连续野外观察(2015年12月至2016月11月),对比研究了广东省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群和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半野生投食群的猕猴觅食策略异同,分析了食物数量和食物营养对猕猴觅食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猕猴对生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群和半野生群猕猴均偏好取食低灰分果实。另外,比起取食较少的果实,半野生群猕猴主要取食的果实具有低含水量和低蛋白等特点。全年来看,野生群猕猴偏好取食分布数量多的果实;半野生群猕猴食果频率月间波动受环境果实量影响,符合能量最大化理论。野生群和半野生群猕猴采食乔木树叶的行为均不受乔木数量的影响;而且两者采食所有生活型植被的叶的行为不受叶营养的影响。本研究表明猕猴会根据环境的食物资源数量和质量调整其觅食策略,具有对不同生活环境灵活适应的能力。

    《生物人类学概论(第4版)》评介
    李鹏珍
    2020, 39(03):  507-508. 
    摘要 ( 241 )   在线阅读 ( 21 )   PDF (225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