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2-09-15
    人类学学报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李锋; 陈福友; 王辉; 刘德成; 王山; 张东菊; 李罡; 张晓凌; 高星
    2012, 31(03):  209-227. 
    摘要 ( 292 )   PDF (859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家城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出土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并筛选出大量碎屑(石/骨)等。遗址共有分4个文化层,包括第5,第4C,第4B和第4A文化层; 各文化层石制品类型与技术相近, 反映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技术传统的特征。石制品以中、小型为主,包括搬入石材(7.1%)、石核(2.6%)、石片(24.6%)、断块(12.6%)、碎块/片(49.4%)、石器(3.2%)和无法分类者(0.4%); 石器类型以边刮器、尖状器为主, 石锥、砍砸器为重要类型,凹缺器、端刮器、锯齿刃器等较少且不典型。石器毛坯选择以片状为主, 绝大多数为单面加工,加工程度较低。主要文化层第4B、第4C层为原地埋藏,据地貌、地层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推断其年龄在约36ka-43ka BP(未校正)之间。
    试论偏翼镞的用途——史前人类是否认知光的折射?
    王鹏
    2012, 31(03):  228-237. 
    摘要 ( 252 )   PDF (3144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初步搜集了我国各时期遗址中出土的偏翼镞, 并根据偏翼镞多与鱼镖、鱼钩、网坠等捕鱼工具共出于同一遗址或遗迹的现象, 以及光的折射的原理, 提出偏翼镞用于渔射的假设。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加以检验, 结果表明,偏翼镞飞行后的落点较对称形镞偏下, 有可能专门用于渔射。这说明在史前时期, 人类已经对光折射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试论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堆积的性质
    魏屹; 陈胜前; 高星
    2012, 31(03):  238-249. 
    摘要 ( 248 )   PDF (1317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3年和198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发现了两处由动物骨骼围筑的圈状堆积, 被发掘者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 引来不少争议。目前已有一些文章就其性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反驳者认为该堆积是流水作用的产物。本文引入西方的民族考古学视角,运用已有的民族考古学资料进行类比, 从居住址的选址位置、结构特征和骨骼组成几方面入手, 探讨了其作为居址及狩猎掩蔽所的可能性, 并将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堆积与国外旧石器时代居住址进行形态比较, 发现二者共同点很少, 由此质疑该圈状堆积人为作用形成的可能性。另外从其他自然形成机制出发因地制宜, 对该遗迹现象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 认为该遗迹可能主要是循环的冻融作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堆积。
    周口店直立人3号与5号头骨形态特征对比及其演化速率所反映的群体隔离
    邢松; 张银运; 刘武
    2012, 31(03):  250-258. 
    摘要 ( 237 )   PDF (1809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日进认为周口店直立人保持着形态上的稳定性; 这种进化上的缓慢性表明周口店直立人进化过程中无论何时都未曾发生过外来移民的闯入, 从而打乱、干扰或推进其进化过程。本项研究采用三维结构重叠和精确测量数据的方式对比了周口店第一地点晚期代表周口店直立人(ZKD)5号头骨相对于早期代表ZKD3的形态特征演化变化, 并与南京直立人(NJ)1和2号头骨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周口店晚期标本相对于早期标本来说, 头骨尺寸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所增加, 但轮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 与同期的南京古人类的相比, 周口店直立人的演化速率显得很慢。这很可能是由于缺乏基因交流的缘故; 周口店直立人群有可能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群体。本项研究支持德日进等关于周口店直立人群缺乏基因交流的观点。
    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人口死亡年龄的统计分布特征
    宋先杰; 于世永
    2012, 31(03):  259-268. 
    摘要 ( 219 )   PDF (1340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死亡年龄是揭示一个族群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九个墓地人骨遗存的发掘报告,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检验了人口死亡年龄分布特征。发现该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人口的死亡年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最后探讨了造成人口低死亡年龄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这一概率分布的数学意义以及在史前人口学中的应用前景。
    世界不同地区现代人及现代行为的出现与区域特征
    曲彤丽
    2012, 31(03):  269-278. 
    摘要 ( 227 )   PDF (836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人和现代行为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出现是多年来学术界的焦点问题, 至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讨论仍然非常热烈。本文简要梳理了不同地区现代人及其行为出现的情况及特点, 并在目前的材料和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了东亚地区, 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释的问题。现代行为和文化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这应当是现代人在不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适应生存的反映。同时各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展现出相似或相同的技术思维、知识和行为方式,暗示出活跃的人群迁徙与交流。
    海南文昌汉族体质特征
    郑连斌; 宋瓘兰; 包金萍; 张兴华; 龚忱; 闫春燕; 王志博; 武亚文
    2012, 31(03):  279-288. 
    摘要 ( 302 )   PDF (897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海南文昌市调查了城市汉族315例(男为150例, 女为165例)和乡村汉族407例(男为216例, 女为191例)成人的73项体质指标, 计算了25项体质指数, 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 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 对海南文昌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1)文昌汉族有上眼睑皱褶, 蒙古褶欠发达,眼裂窄且多呈眼外角高, 鼻根高度中等, 直鼻梁, 鼻基部上翘, 鼻翼高度中等, 鼻孔最大径斜位, 鼻翼宽, 耳垂多为圆形、三角形, 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 红唇较厚, 发色黑, 肤色、眼色较深。2)文昌汉族男女性均为特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男性还为中面型, 女性还为狭面型。3)文昌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中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 男性还为中腿型, 女性还为亚短腿型。文昌汉族城市、乡村的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中等身材。4)文昌汉族头面部特征更接近于我国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从体部指标来看。文昌汉族介于北亚类型族群与南亚类型族群之间, 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
    贵州土家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任光祥; 余跃生; 杨胜文; 郭光武; 韦亚丽; 林先燕; 李钟艳
    2012, 31(03):  289-298. 
    摘要 ( 192 )   PDF (1346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394名(男183人, 女211人)生活在贵州的土家族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28个, 测量项目64个)。调查对象年龄18-55岁, 三代均为土家族。分析结果表明: 贵州土家族为圆头型, 男性正头型、女性高头型, 阔头型, 男性阔面型、女性中面型, 中鼻型, 窄肩型, 中间体型, 亚短腿型, 宽手型, 亚中等型身材。与我国南方其他20个少数民族群体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 贵州土家族体质特征与湖南瑶族、土家族、广西瑶族、贵州台江苗族最为接近, 与贵州布依族、广西壮族、海南黎族次之, 与湖南侗族、贵州过卯水族、毛南族、白裤瑶较远。
    人体外形的相似性
    张云然
    2012, 31(03):  299-314. 
    摘要 ( 266 )   PDF (957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体相似性的概念和定义, 并进行了数学论证, 导出了标准人体的数学表达方法,然后, 根据90名志愿者的样本具体计算说明了标准人体尺寸的适用性。本文提出的标准人体尺寸处理方法, 可供人种和体型分类、人体模型与服装设计时确定人体各部尺寸, 为利用人体其他节段估测人全身尺寸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最后指出, 表示人体尺寸间相互关系的人体常数是存在的; 在设计人体模型时, 不管模型的比例如何, 所设计模型的人体常数需保持与所代表的人群样本的人体常数一致。
    《日本动物考古学基础》评介
    王春雪; 陈全家
    2012, 31(03):  315-316. 
    摘要 ( 128 )   PDF (957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