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虚拟专题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3-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类学学报
早期现代人在中国的出现与演化
刘武
2013, 32(03): 233-246.
摘要
(
401
)
PDF
(1456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与争论在近10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或特点, 主要体现在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细节过程的关注。这些新的关注点涉及早期现代人的出现与扩散、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变异及演化, 以及早期现代人出现与演化过程中的健康与生存适应活动三个方面。围绕这些问题, 中国古人类学界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本文对近10年来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与演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藏族的高原适应——西藏藏族生物人类学研究回顾
席焕久
2013, 32(03): 247-255.
摘要
(
219
)
PDF
(914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藏族生活在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藏族特殊的适应高原缺氧机制,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研究兴趣。本文根据国内外数据库的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 从高原适应的角度回顾了30多年藏族人类学研究。回顾显示, 藏族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 不仅形态和机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而且体成分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体现了形态、机能和体成分的统一。这些变化是长期进化形成的, 与安第斯山人等有明显不同, 就是在同一高原生活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的藏族乃至尼泊尔和印度藏族的体质也表现出地域差异, 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所致, 两个关键性的基因是导致两大高原人口高原适应机制不同的最主要的原因。
中国法医人类学三十年
张继宗
2013, 32(03): 256-263.
摘要
(
354
)
PDF
(829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医人类学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起中国法医学界的重视。改革开放后, 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增加, 全国范围内无名尸体案件增加, 对骨骼个体识别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满足案件侦察的需要, 国内学者开始引进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 并开始使用国人的材料对中国人骨骼个体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中国学者近30年来在中国人骨骼年龄、性别及身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相关研究与国外情况进行了比较,对有关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生物人类学和人体组成学的渊源关系
陈昭
2013, 32(03): 264-273.
摘要
(
260
)
PDF
(1033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体组成学中文版的发行和人体组成测量培训班在中国的举行, 中国生物人类学家对人体组成测量方法在科研中的运用有了更大的兴趣。该文对人类学家,如Jindr?ich Matiegka和Stanley MarionGarn在人体组成学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做了基本的介绍。此外, 作者还以Garn博士的工作为例, 去激励中国生物人类学家开展人体组成学的研究工作。文章讨论了人体组成成分的测量方法在生物人类学中的用途, 并介绍了人体组成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及近年来人体组成学的变化: 如影像技术的发展, 影像技术作为"金标准"对评估其他人体组成测量方法的用途, 双能量x线吸收法的优势, 生物电阻分析法的广泛运用, 和多种人体组成测量方法相辅相成的现象。作者对常用的人体组成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 并指出人体组成成分测量是人体测量方法的自然延续, 人体组成学和生物人类学的关系渊源已久; 因此中国人类学家应当更多地利用人体组成测量方法对人体差异做更深入的研究, 并注重人体差异同健康疾病和生物医学的关系, 以便让生物人类学更好地为当今社会服务。
中国西北地区古代人群头骨的欧洲人种特征
张银运; 吴秀杰; 刘武
2013, 32(03): 274-279.
摘要
(
347
)
PDF
(1080KB) (
1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是东亚与欧洲交汇的地区。一般认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古代人群与欧洲人群发生过融合或基因交流。但学术界对欧洲人群进入中国, 与中国古代人群发生混合与基因交流的时间、可能的扩散路线, 以及对中国现代人群形成的影响等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3800-1200年前生活在新疆、青海、宁夏, 以及河南安阳殷墟11个古代人群头骨呈现的欧洲人种特征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1)至少在2000-3000年前, "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人群中存在; 2)这些"西方基因"是经由新疆向东流向内地的; 3)考古学和形态学上的证据显示欧洲人种的人群大规模地向东扩展在汉代之前的地理界限大致是在新疆的东部和甘肃的西部之间。本文所示的欧洲人种特征的出现情况, 并不受这种地理和时代的制约。
新发现的和县直立人牙齿化石
范小筱; 郑龙亭; 邢松; 吴秀杰; 黄万波; 刘武
2013, 32(03): 280-292.
摘要
(
212
)
PDF
(1635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一颗新发现的安徽和县直立人上第三前臼齿的尺寸、形态特征、齿冠外轮廓形状和齿尖排列样式进行了观测, 并与世界范围内相关古人类标本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 新发现的和县直立人P3齿冠尺寸较大, 同一地点还发现了另外一颗尺寸较大的P3, 两颗牙齿基本是目前发现的中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标本中齿冠尺寸最大的, 显示其较为原始的一面。在齿冠外轮廓形状和齿尖排列样式上, 新发现的和县直立人标本表现出与世界各地其他直立人的一致性, 但齿冠颊侧面显著发育的近中纵向沟将这颗牙齿归入到了亚洲直立人的变异范围内, 与非洲和Dmanisi直立人区别。中国直立人P3在齿冠尺寸、横脊发育与否、颊侧面近远中纵向沟发育程度、齿根数目、齿冠外轮廓形状和齿尖排列样式这些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演化变化趋势的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变异, 和县这颗牙齿处于中国直立人总体变异范围内较原始的一侧。与周口店直立人相比,新发现的和县直立人标本和同一地点发现的另一颗P3部分形态特征较原始, 这与和县人头骨形态特征相对周口店直立人进步的趋势相反。新发现的这颗牙齿及其他和县直立人化石对探讨东亚地区直立人的起源和地区性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崇左智人洞早期现代人龋病及牙槽骨异常研究
吴秀杰; 金昌柱; 蔡演军; 张颖琦; 王元; 秦大公; 潘文石
2013, 32(03): 293-301.
摘要
(
325
)
PDF
(2717KB)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7-2008年, 广西崇左智人洞发现了3件智人化石标本, 智人Ⅱ号为下颌右侧第3臼齿伴有部分下颌骨, 智人Ⅱ号为游离的下颌右侧第2或第3臼齿, 智人Ⅲ号为人类下颌骨中间部分残段。釉系测年结果显示其为距今10万年左右, 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这3件化石标本显示出一系列的病理及异常现象:智人Ⅱ号牙齿齿根大部分暴露, 牙槽骨萎缩, 个体生前患有严重的牙周炎; 智人Ⅱ号牙齿龋病严重伴随齿根部大区域突起的白色钙化状的牙骨质增生, 个体生前可能患有严重的牙周组织炎症; 智人Ⅲ号下颌骨牙列拥挤, 双侧中门齿扭转, 双侧前臼齿对称性出现根尖周炎症状, 最大可能个体生前双侧前臼齿具有畸形中央尖, 突出的牙尖折断后牙髓感染导致根尖部牙槽腔扩大。更新世古人类出现龋病的情况非常罕见, 智人洞发现的人类龋齿是目前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报道的最早的龋病病例。智人Ⅲ号下颌显示的牙列拥挤与牙齿扭转对于探讨人类咀嚼器官的退行性演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
李法军; 王明辉; 冯孟钦; 陈诚; 朱泓
2013, 32(03): 302-318.
摘要
(
243
)
PDF
(1874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5例人类头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这些个体在种族特征方面较为一致, 应属于蒙古大人种的范畴, 可被视为"古华南类型"群体, 较接近于现代的南亚类型。岭南地区6组史前时期人群的聚类分析(马氏距离)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鲤鱼墩组、东湾仔北组、鱿鱼岗组与河宕组之间存在相对较近的形态学关系; 柳江人和甑皮岩组关系最为密切。在更为广泛的地理空间范围内, 对18组不同时期人群进行的聚类分析(马氏距离)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 鲤鱼墩人群与其他人群保持了相对较远的形态学距离。另外, 岭南地区的古人类从晚更新世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颅骨的绝对测量值上反映出一个短颅化、狭颅化和高颅化的过程, 而颅指数反映的却是长颅化的趋势, 说明该地区古人类的颅宽值较之颅长值减小得更快, 形成了颅骨尺寸在绝对值上的减小, 在颅指数上却反映出长颅化趋势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测, 现代南亚类型居民的典型长颅型特征可能是在全新世之初开始逐渐形成的。
全新世中国北方人群第一臼齿齿冠面积和齿尖相对面积的测量分析
周亚威; 李海军; 朱泓
2013, 32(03): 319-329.
摘要
(
248
)
PDF
(1691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532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上、下颌骨第一臼齿(M1和M1)齿冠面积和齿尖面积的测量和分析, 得到以下关于中国北方近代人群牙齿尺寸的准确数据和变异情况的结果: 两性M1和M1齿冠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性齿冠面积大于女性齿冠面积, 齿尖相对面积不存在性别差异;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男性M1和M1分别缩小了1.16%和4.96%, 女性分别缩小了5.68%和6.11%,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齿冠面积无明显变化; M1颊侧尖相对基底面积大于舌侧尖, 形成齿尖大小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人类演化过程中, 齿冠面积整体缩小的趋势下, 为使咬合面最大化使用, 各齿尖朝着更利于扩大咬合面基底面积的方式进化的结果; 世界各地区近代人群M1和M1各齿尖大小顺序基本一致, 其中M1为原尖>前尖>后尖>次尖, M1下原尖最大, 下次小尖最小, 其他三个齿尖面积非常接近, 不存在明显大小变化。
湖北郧县青龙泉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
周蜜; 潘雷; 邢松; 刘武
2013, 32(03): 330-344.
摘要
(
188
)
PDF
(2722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湖北省郧县境内的青龙泉遗址出土有仰韶、屈家岭和石家河等不同文化类型遗存, 被认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有关学者通过考古发现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认为, 生活在青龙泉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已经具有发达的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渔猎,稻粟农业和肉类对居民的食物构成都有贡献, 但并不确定农业或渔猎是否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87例个体1075枚青龙泉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的磨耗、龋齿病、牙齿生前脱落、颌骨粗壮程度的观察、分析和对比, 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提供当时居民食物构成和经济模式的信息。本研究发现, 相比于其他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 青龙泉居民的牙齿磨耗程度总体偏轻、臼齿磨耗角度多呈倾斜状、龋齿病出现率高、与生活状态相关的牙齿生前脱落出现率低、颌骨粗壮程度不明显。这些发现提示居民的食物较精细,加工程度高, 富含碳水化合物。基于本文发现, 作者认为农业经济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比较发达, 在居民食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居民可能已经具有较高的食物制作加工技术。
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其在面貌复原中的应用
税午阳; 周明全; 纪元; 殷荣超
2013, 32(03): 345-353.
摘要
(
207
)
PDF
(1731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组织厚度作为颅骨面貌复原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西安地区132例成年人颅面数据样本开展软组织测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 1)通过分析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和面部软组织分布图, 发现面部软组织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额头区域软组织厚度薄且样本间差异小, 脸颊区域软组织厚且样本间差异大; 2)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 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 50-6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 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 但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的软组织厚度近似;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 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 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 40-50岁阶段的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 3)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标准差可以反映面貌体态的差异, 因此根据10个脸颊特征点的软组织厚度均值和标准差实现面貌体态分类; 4)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体态对应的软组织平均厚度,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给定颅骨的三维面貌复原, 复原结果相比于传统手工复原的结果更加科学。
人类股骨断面面积与形状的不对称性——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形态测量分析
魏偏偏, 邢松
2013, 32(03): 354-364.
摘要
(
244
)
PDF
(1530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股骨横断面面积、形状及其左右侧差异记载的人类演化、人群差异及生存活动的重要信息一直为古人类学研究所关注。多年来, 对股骨断面的研究通常采用破坏性地切割或者制作模型的方法。本文利用三维激光表面扫描技术, 无损、快捷、方便地获取了20对现代中国人左右侧股骨外轮廓的三维数据, 采用CAD软件及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两侧股骨断面轮廓的大小及形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发现: 两侧股骨的横断面相对面积差异极其显著, 绝对面积差异不显著, 不对称方式表现为波动不对称性, 而不是偏向不对称性; 个体之间两侧股骨横断面外轮廓形状的波动不对称性极其显著, 偏向不对称性虽有差异但不显著; 平均形状和面积分析结果似乎表明股骨稍有偏左侧优势。虽然本文所采用的标本量有限, 所得出的结论需要更多标本的进一步验证, 但是, 本文的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股骨横断面外轮廓数据, 并采用形态测量方法分析确实能够揭示出一些以往研究方法不能发现的重要信息, 这种研究骨骼不对称性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的应用。
巨猿牙齿釉质厚度及对食性适应与系统演化的意义
张立召; 赵凌霞
2013, 32(03): 365-376.
摘要
(
272
)
PDF
(2185KB)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更新世时期生活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超大型猿类, 它的体态特征和演化分类倍受关注。牙齿釉质厚度在探讨灵长类食性、环境适应以及系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显微CT技术构建18颗巨猿臼齿虚拟模型, 测量其釉质厚度。将巨猿釉质厚度与现代人、现生类人猿、古人类、中新世古猿及其他现生灵长类进行比较, 从牙齿釉质厚度探讨巨猿的食性适应和系统演化问题。结果发现巨猿的实测釉质厚度是目前所有已知现生和化石灵长类中最厚的, 只有傍人、南非早期人属及奥兰诺古猿三种化石灵长类与之接近; 如果考虑不同物种牙齿与身体大小的关联因素, 相对釉质厚度指数显示巨猿属于"厚"釉质类型, 但非"超厚"类型, 低于奥兰诺古猿、傍人、南非早期人属; 巨猿与某些中新世古猿 (如原康修尔猿尼安萨种、非洲古猿)、南方古猿、东非早期人属、亚洲直立人以及现代人、现生卷尾猴的相对釉质厚度指数相近。巨猿的厚釉质特征与其食性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 使得牙齿具有非常强的抗磨损功能, 能够适应长时间的咀嚼和研磨食物。从釉质厚度的系统演化角度推测, 厚釉质应该是人类祖先的特征性状, 巨猿有可能是早期人类支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旁支, 同时也不排除巨猿是从某种具有厚釉质的中新世古猿旁支平行演化而来的可能性。
通知公告
更多>>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热点评述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知网
ScienceDirect数据库
Wiley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