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5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人类学学报
    泥河湾盆地葡萄园旧石器遗址
    卫奇;裴树文;敖红;马宁;贾真秀
    2016, 35(03):  321-330. 
    摘要 ( 188 )   PDF (804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的葡萄园石制品79件,发现在泥河湾盆地东端河北省阳原县官厅村北小长梁更新世早期旧石器遗址东侧的后石山基部,文化层由下更新统湖滨相冲-洪积砾石层构成,层位与小长梁文化层大致相当,位于Matsuyama负极性时的Jaramillo正极性亚时层段之下,而靠近Olduvai正极性亚时层段顶面,推断其年龄为150~160万年。
    泥河湾盆地南山边遗址发现的旧石器
    王法岗
    2016, 35(03):  331-342. 
    摘要 ( 160 )   PDF (507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山边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北缘,于2013年的旧石器调查中发现。随后的试掘中,出土石制品38件,动物化石3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残片、断块等,属于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主工业类型。石制品位于泥河湾层中下部,根据地层对比,与大长梁地点、小长梁遗址、照坡遗址、葡萄园遗址等属于同一层位,时代相同,由此在台地北缘形成一处面积广阔、时代接近、分布集中的遗址区,为探讨早更新世古人类的活动范围、栖居模式、遗址功能分析等提供有益线索。
    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6和E7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贾真秀;裴树文;马宁;张兴龙
    2016, 35(03):  343-358. 
    摘要 ( 181 )   PDF (977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由包括E6和E7在内的9个地点组成。MDG-E6与MDG-E7地点发现于2007年,2012-2013年正式发掘,揭露面积分别为30m2和20m2,出土遗物分别有184件和174件。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边的燧石、白云岩和火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打击法且简单随意,组合特征与非洲奥杜威工业(Oldowan)相似。动物化石均很破碎,难以鉴定动物种属。根据地层和初步古地磁测年资料,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年龄大致为1.07 Ma BP。
    丹江口库区双河一号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陈昌富;张居中;杨晓勇
    2016, 35(03):  359-370. 
    摘要 ( 247 )   PDF (865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江口库区双河一号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双河镇,埋藏于丹江左岸第三级阶地棕红色黏土层中。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对该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400m2,出土石制品225件。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裂片等。古人类选择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岩性以石英岩为主;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石制品总体以中小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砾石为毛坯,砍砸器是主要类型;石器多在砾石一端采用锤击法加工而成。石制品特点显示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因素,同时石制品组合中出现了片状毛坯加工的尖状器。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地点形成于中更新世。
    内蒙古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
    岳够明;陈虹;方梦霞;甄自明
    2016, 35(03):  371-384. 
    摘要 ( 275 )   PDF (648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于1975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发现,并于1996年进行第一次正式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8555~4000年,本文主要对此次发掘所获的2654件石制品进行报告与初步研究。通过级差动态分类发现,这批石制品中的制作类型比例较高,石片、细石叶和副产品的数量较大,但未发现石制品原料或毛坯,表明工匠可能在原料产地先进行初步整形,将预制毛坯带回营地,进而加工成器。石制品组合有石片石核、细石核、石核修理石片、剥片程度不同的石片和细石叶、副产品、成形工具以及破损品等,反映出人类行为涵盖了操作序列的生产、使用和废弃三个阶段。细石核预制技术稳定娴熟,普遍存在台面预制和修理现象。出土工具体型较小,精致程度较高,以石镞、端刮器、石刀、细石叶工具等为典型,表明狩猎和加工动物性材料是该工具的主要作用任务。根据推测,遗址内存在分区活动和协调作业的现象,可能是当地史前人类的一处使用时间较长的营地。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骨、角、牙制品的初步研究
    陈全家;陈君;吉平;王春雪
    2016, 35(03):  385-396. 
    摘要 ( 255 )   PDF (929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其年代为距今5500—5000年前,共出骨、角、牙制品近百件,种类包括骨柄石刃刀、骨鱼镖、骨镞、骨针筒、骨针、骨匕、骨锥、骨簪、号角、角锥、角钻、牙饰等,还发现20余件骨角料。本次研究将从几种骨、角、牙制品的选料取材、加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骨、角、牙制品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痕迹来源、制作工艺。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原始居民所使用骨、角、牙制品的特点,推测原始居民的工具加工水平,加深对当地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华南晚更新世晚期人类行为复杂化的个案——江西万年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王幼平
    2016, 35(03):  397-406. 
    摘要 ( 272 )   PDF (390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境内的大源盆地,是一处坐落在盆地西南边缘的孤立小山顶山的岩厦遗址。岩厦内发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文化堆积厚达4 m以上。1993-1999年期间曾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器、砾石石器及局部经过磨制加工的石制品,数量众多的动物骨骼遗存。尤为重要的是时代早,数量较多,类型复杂的骨、角及蚌制品的发现,如鹿角斧、骨鱼镖及穿孔蚌壳刀等。与此同时,还有多处用火与居住活动遗迹的发现。这些新发现清楚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人类在岩厦内活动的历史,为认识华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行为现代性"或"复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
    石料力学性能分析在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周振宇;郇勇;刘薇;董杰
    2016, 35(03):  407-417. 
    摘要 ( 201 )   PDF (552KB) ( 1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料是石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石料本身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古人类的原料利用方式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石器打制方法、器物组合、甚至石器工业面貌。长期以来,旧石器考古学界对于石料力学性能的判断多基于简单的岩石矿物硬度和结构特征,实际上岩石的力学性能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其硬度和结构的范畴。本文使用力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了解不同原料的力学性能,并将其与遗址出土石制品进行比较研究,尝试探讨岩石本身力学性能与石制品面貌之间的关系。
    试论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
    武仙竹;Drozdov NI
    2016, 35(03):  418-430. 
    摘要 ( 287 )   PDF (518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哺乳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在哺乳动物中占据大多数。它们是自然界生态链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们体质进化较快,大部分种类居住区域选择性强,种群活动范围比较小。所以研究小哺乳动物种群面貌及其生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古遗址相对时代,解析历史时期的生态演变。小哺乳动物的生态指示性,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复原和研究古遗址环境背景。它们的分布状况及很多生态规律,在帮助我们研究古遗址环境卫生及古居民住房条件等方面有独特作用。小哺乳动物种群变化与人类经济生产的互动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伴栖关系、人类对小哺乳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均是动物考古工作中应该重视和积极开展研究的内容。开展小哺乳动物研究,需要必要的工作计划、专业技术和实验设备。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已取得丰硕成果,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尚有待加强。小哺乳动物研究工作的拓展,将会有力促进动物考古学进展,促使动物考古在考古学实践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中国巴尔虎人的体质特征
    李咏兰;郑连斌
    2016, 35(03):  431-444. 
    摘要 ( 542 )   PDF (573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测量了巴尔虎人(男196例,女204例)的体质数据,与中国和国外族群体质资料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巴尔虎人的体质特征,初步探讨了巴尔虎人在人种学上的分型地位,分析了巴尔虎人体质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巴尔虎人多有上眼睑皱褶,有蒙古褶率为40%,鼻根高度中等、鼻翼高度中等,鼻背较低。直鼻背,颧部突出,红唇薄,发黑,肤黄,眼褐,下颏明显前凸。巴尔虎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2)巴尔虎人体部特征最明显的是体重大,其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值在目前已经报道的中国族群中最大,其皮下脂肪层厚,BMI远远超过中国当代汉族乡村人。3)巴尔虎人男性与女性均为短头型、高头型、阔头型、中面型、中鼻型、宽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腿型、矮胖型。男性为长躯干型,女性为中躯干型。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蒙古族族群中巴尔虎人身材中等,体重大、头较长且较宽,口裂较窄,鼻高值小,鼻较宽,唇较薄。巴尔虎人与布里亚特人、图瓦人体质特征极为接近。5)巴尔虎人人种特征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贝加尔分支类型与中亚分支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其体质特征中还包含欧罗巴人种的成分。6)巴尔虎人由突厥语族族群逐渐成为蒙古语族族群,遗传因素是其体质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生活环境、饮食成分对其体质特征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对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影响
    高国柱
    2016, 35(03):  445-457. 
    摘要 ( 181 )   PDF (483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Stevenson和Du Bois公式计算30个省市城市7~18岁男女青少年的体表面积均值,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求得发育分。采用发育分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存在地域差异,男女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分排在前5位的均位于环渤海地区;发育分与地球经度、地球纬度、年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员数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海拔、年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恩格尔系数、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以及儿童负担率呈显著性负相关;影响中国城市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海拔、年均相对湿度、恩格尔系数和儿童负担率。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在环境因素方面是受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生活两者之间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东部与西部汉族小学生体质发育差异的动态变化
    李国锋
    2016, 35(03):  458-468. 
    摘要 ( 206 )   PDF (418KB)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揭示中国东西部汉族小学生体质发育差异的动态变化,应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1985年和2010年两次调研中有关东部和西部汉族小学生体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小学生体质持续优于西部小学生且总体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西部小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城市小学生体育素质呈拉大的趋势,东西部乡村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呈缩小的趋势;东西部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处于增长的长期趋势;东西部小学生肺活量全面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部小学生下降速度快于东部小学生;东西部小学生耐力跑全面下降而斜身引体全面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西部小学生体育素质发展差异的特征比较明显,东部小学生体育素质项目提高数量、幅度和速度高于西部小学生而下降的数量、幅度和速度低于西部小学生。
    末次盛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过渡带植被演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杨青;李小强;周新郢
    2016, 35(03):  469-481. 
    摘要 ( 203 )   PDF (701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增温期和全新世高温期是人类古文化进步的重要时期。黄土高原北部沙漠-黄土过渡带两个自然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区LGM以来为草原植被景观,但优势群落和伴生植物随气候变化而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对植被演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气候干冷时,以耐干旱的草本植物种属为主,群落成分单一,植被盖度低;增温期和高温期,出现少量暖温带乔木植物如胡桃科、栎属等,植被盖度高,群落发育良好。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良好、植被盖度高的适宜期。本研究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增温下植被响应的分析提供了历史相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