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1-06-15
    主编导读
    学科交叉带来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新活力和创新突破
    高星
    2021, 40(03):  347-348. 
    摘要 ( 312 )   在线阅读 ( 83 )   PDF (236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裴树文
    2021, 40(03):  349-36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44
    摘要 ( 899 )   在线阅读 ( 131 )   PDF (3163KB) ( 9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依据河湖相沉积、洞穴(岩厦、裂隙)发育区、黄土与红土分布区等类型中遗址的特点,回顾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分布区遗址的地貌和沉积特点的介绍,结合重要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总结不同分布区遗址埋藏类型对研究视角与分析指标的选择差异。在上述基础上,作者对目前我国遗址成因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沉积物特征与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
    李浩, 张玉柱, 李意愿, 李占扬, 贾雅娜
    2021, 40(03):  363-37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47
    摘要 ( 613 )   在线阅读 ( 61 )   PDF (13280KB) ( 3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古遗址在自然因素下所经历的沉积、改造和再堆积过程,对于理解遗址完整历史至关重要,但迄今相关研究在中国旧石器遗址中开展得较为有限。本文在介绍遗址堆积与改造过程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因素研究中涉及到的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对象之一——沉积物及其常用分析指标(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矿物组成和土壤微形态)进行阐述,并以许昌人遗址和伞顶盖遗址为例说明相关指标的应用情况。沉积物分析指标侧重从微观角度揭示旧石器遗址的堆积与改造过程,因此,我们还需结合宏观尺度下的遗址沉积地层、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变等特征,以及考古标本本身的一系列信息对遗址在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形成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
    任进成, 王法岗, 李锋, 杨庆江, 陈福友, 高星
    2021, 40(03):  378-39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68
    摘要 ( 603 )   在线阅读 ( 74 )   PDF (36365KB) ( 2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光释光年代为距今8~9万年。本文以2015年出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地层的沉积环境、考古材料本体的埋藏特点两个角度,对板井子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主文化层第5层为近原地埋藏类型,水流作用对小尺寸标本的保存及标本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较大,但石制品技术类型组合等基本的人类行为信息仍较为完整;第4、6层均为水流搬运产生的异地埋藏,蕴含的人类行为信息有所缺失。此项分析为提取、研究考古遗址所蕴含的古人类的居址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考古材料使用废弃等方面的信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葛俊逸, 邓成龙, 邵庆丰, 裴树文, 唐锐枰, 涂华, 高星
    2021, 40(03):  393-41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1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61
    摘要 ( 998 )   在线阅读 ( 138 )   PDF (12611KB) ( 5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
    陆莹, 孙雪峰, 王社江, 鹿化煜
    2021, 40(03):  411-42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38
    摘要 ( 1882 )   在线阅读 ( 977 )   PDF (17485KB) ( 144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早、中更新世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和生存环境的背景信息,建立精确的遗址年代序列是分析古人类活动的基础。近二十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测年研究为建立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发表的95个有独立测年数据的早、中更新世遗址,将其纳入黄土-古土壤年代框架,初步建立自200多万年至末次间冰期的古人类活动年代序列,根据它们的时空分布,进一步阐释了古人类在不同区域活动强度演变的时空特征。总体来看,这些遗址在泥河湾-周口店、秦岭山地、长江下游及长江流域以南(南方)四大区域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区域古人类活动强度主要表现在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周口店、中更新世的秦岭山地、到中更新世晚期的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区域的时空序列上。此外,仍有较多已发掘遗址缺少年代研究或存在测年问题,今后需要加强遗址的精确测年研究。

    泥河湾盆地三棵树遗址ESR年代学
    姬昊, 刘春茹, 宋为娟, 魏传义, 敖红, 李建平, 尹功明
    2021, 40(03):  427-43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81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81
    摘要 ( 573 )   在线阅读 ( 26 )   PDF (13108KB) ( 1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因发育良好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丰富的旧石器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而广受关注。盆地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100余处,被学术界称为“东方奥杜韦(Olduvai)峡谷”。由于缺乏合适的年代测定方法,许多重要的遗址,尤其是中更新世时间段的遗址缺乏年龄数据,如三棵树遗址,使得旧石器遗址研究少了时间轴合理的年代学框架。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年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可。对于中更新世遗址年龄的测定,ESR测年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石英Ti-Li心ESR法对三棵树遗址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独立年代测定,得到三棵树遗址文化层的年龄为599±70 kaBP。该年龄对于了解泥河湾盆地古人类的生存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年代学依据。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杨石霞, 裴树文, 邓成龙
    2021, 40(03):  436-45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40
    摘要 ( 1043 )   在线阅读 ( 113 )   PDF (10976KB) ( 5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遗址或者区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打制技术和气候环境背景的个案分析,对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选取过去百万年里地球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经历的两次显著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和中布容事件作为时间节点,讨论伴随气候转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秦岭及周边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特征的变化。具体从遗址分布、石器技术变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揭示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
    徐哲, 马姣, 裴树文
    2021, 40(03):  454-46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37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20.0037
    摘要 ( 830 )   在线阅读 ( 58 )   PDF (3587KB) ( 6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人类演化、扩散、技术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前沿与热点。本文梳理了环境变化与早期人类演化关系研究中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历史、原理以及取样方法,与此同时,介绍了不同学者利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早期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探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东非早期人类奥杜威技术向阿舍利技术转变过程的环境机制探索等案例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我国华北地区作为早期人类扩散至东亚最集中的证据所在地,人类适应方式表现出多样化的应对方略。探求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方式产生的环境机制,一直缺乏来自遗址的有效气候与环境信息的佐证,因此,作者认为运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环境变化与早期人类技术演化关系,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对研究材料、研究区域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潜力进行解读。

    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山神庙咀遗址动物群及其时代意义
    同号文, 张贝, 陈曦, 王晓敏, 孙吉嘉
    2021, 40(03):  469-48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26
    摘要 ( 774 )   在线阅读 ( 52 )   PDF (26148KB) ( 2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狭义(或经典)泥河湾动物群主要产自桑干河北岸的下沙沟村周边,化石来源于不同地点;该动物群被作为我国北方早更新世的代表,但其绝对年代一直饱受争议,最新古地磁测年数据是2.2-1.7 MaBP。由于受河流及断层切割影响,泥河湾盆地内部不同区域尤其是桑干河两岸的地层对比,一直是个科学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桑干河南岸未发现重要化石点。最近,在桑干河南岸的岑家湾台地发现了山神庙咀化石点,目前已在此地点做过9次正规发掘,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526件,鉴定出25个种(含未定种),其中23种属于狭义泥河湾动物群的成员。由此看出,山神庙咀动物群的时代应当与狭义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接近,其地质年代应当不晚于1.7 MaBP。山神庙咀遗址与小长梁遗址隔沟相望,但其化石层稍高于小长梁文化层;山神庙咀动物群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长梁遗址年代要比先前所测得的1.36 MaBP要早;小长梁周边的史前遗址的地质年代应当再做深入研究。小长梁地区的泥河湾层底部普遍存在砾石层,但其出现的水平位置以及砾石在分选和磨圆程度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调查清楚不同剖面中底砾层的分布状况及其性质,将会对本地区地层对比研究以及推断当时泥河湾盆地的古环境都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中国境内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化石
    董为, 白炜鹏
    2021, 40(03):  490-50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13
    摘要 ( 762 )   在线阅读 ( 34 )   PDF (3639KB) ( 3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6年在广西大新黑洞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此后在广西的柳城和武鸣、湖北建始、广西巴马、重庆巫山、广西田东和崇左、贵州毕节及海南昌江也陆续发现了有明确地点和层位的巨猿化石地点。其中田东有么会洞和吹风洞两个地点,崇左有三合大洞、泊岳山、缺缺洞、百孔洞、岩亮洞和合江洞等地点群。这些地点均分布在长江以南,在31°N以南、19°N以北、105°E以东、110°E以西的范围内。与巨猿伴生的大哺乳动物中,种类及标本数量占有显著比例的偶蹄类总计有30个种类,可以归入5个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偶蹄类是最后河马齿河猪(Hippopotamodon ultimus)、小猪(Sus xiaozhu)、裴氏猪(S. peii)、麂属(Muntiacus sp.)、凤岐祖鹿(Cervavitus fenqii)、黑鹿亚属(Cervus (Rusa))及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如果在新的化石地点找到这些代表性种类,就有可能发现新的巨猿化石,突破巨猿现有的分布范围。在上述30个种类中从新近纪延续下来的属有河马齿河猪、猪、丘齿鼷鹿(Dorcabune)、麝(Moschus)、麂(Muntiacus)、副麂(Paracervulus)、后麂(Metacervulus)、祖鹿、羚羊(Gazella)和转角羚(Spirocerus)共10个。早更新世出现的种有17个,其中未能延续到中更新世的种有10个;早更新世出现的属有7个,均为牛科成员。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中牛科动物指示存在局部的草原草甸环境,其余偶蹄类均指示阔叶森林和灌木林环境。猪科、黑鹿和水牛还指示存在零星水域。杂食的巨猿在食性上与猪科有部分重叠而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和粗食的牛科几乎没有重叠和直接的竞争,而和嫩食的鼷鹿科、麝科和鹿科只有少量重叠。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均是食肉类的捕食对象,从而为巨猿分担了大部分被捕食的危险,因此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有利于巨猿的生存和繁衍。

    史前人类对动物骨骼油脂的开发和利用
    戴静雯, 张双权, 张乐
    2021, 40(03):  503-51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0
    摘要 ( 564 )   在线阅读 ( 54 )   PDF (540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骨骼油脂的开发和利用是史前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可能包含了敲骨取髓和骨脂提取两种不同的人类行为。相较于敲骨取髓,骨脂提取更为复杂,不仅要将骨骼砸碎成较小尺寸,还要加水煮沸骨骼碎片,过程中不断添冷水使水保持温和沸腾的状态,才能获得浮于水面的骨脂。目前,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多关注于前一行为而对后者鲜有论述。本文通过对相关科学文献的全面梳理,系统介绍了史前人类骨脂提取行为的鉴定分析手段和方法,进而探讨了这一行为在古人类资源利用程度、流动性、用火方式和烹饪技术等方面的指示意义与价值。

    X射线衍射技术在烧骨实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黄超, 张双权
    2021, 40(03):  513-52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42
    摘要 ( 509 )   在线阅读 ( 22 )   PDF (50749KB) ( 1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烧骨作为考古遗址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特征遗物,对研究古人类用火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往研究表明,骨骼在加热过程中,其内部晶体会根据加热程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化。骨骼在加热前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人类对骨骼进行热处理的动机与目的。为了了解骨骼在焚烧前的初始状态是否会对其内部晶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利用56件现生羊骨进行了烧骨实验。实验设置了带肉骨、剔肉骨和干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的骨骼,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焚烧温度和时间参数。焚烧完成后,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分析并观察其衍射图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骨骼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骨骼内部元素的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会对骨骼内晶体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最后探讨了这种差异在考古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

    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的概念、简史、原理和目标
    胡耀武
    2021, 40(03):  526-53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1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1.0012
    摘要 ( 879 )   在线阅读 ( 56 )   PDF (458KB) ( 6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世纪70年代末以降,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材料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学和生物考古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现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界常将其定位为分析技术,从未从学科层面予以考虑和重视。鉴于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迫切性,将其由分析技术层面上升至学科层面实属大势所趋。本文将之前的“稳定同位素分析”首次命名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简称为同位素生物考古学),将其列为广义概念下生物考古学的重要学科分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的概念、研究简史、分析原理和研究目标;在分析原理上,除已有的“我即我食”和“我非我食”之外,还首次提出了“我即我是”和“我即我居”;并对今后如何深入开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中国有机残留物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杨益民
    2021, 40(03):  535-54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1
    摘要 ( 742 )   在线阅读 ( 72 )   PDF (698KB) ( 9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残留物分析,是指从残留物载体中提取有机分子,利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有机残留物的生物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动植物的加工、利用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等。中国有机残留物分析工作已开展40余年,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需要更多重视。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考古遗存研究中有机残留物分析的发展历程,然后梳理了动物制品、粮食作物制品、经济作物制品、器物内炭化物和有机宝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物标记物、脂质和蛋白质等三类有机分子,并少量涉及淀粉粒、植硅体等植物微体化石方面的突破性工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石器研究》征稿启事
    2021, 40(03):  546-546. 
    摘要 ( 207 )   在线阅读 ( 58 )   PDF (488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