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2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3-06-15
    研究论文
    楔形细石核压制剥片技术的实验研究
    仝广, 李锋, 高星
    2023, 42(03):  305-31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0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09
    摘要 ( 682 )   在线阅读 ( 79 )   PDF (1814KB) ( 3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楔形细石核技术是东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剥片技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参考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湧别系技术,设计了细石叶剥离实验,并检验了剥片面宽度、棱脊高低、杆尖粗细和固定方式等多个变量与细石叶形态的关系,揭示了连续剥制规范细石叶的技术要素。实验结果表明,棱脊是影响细石叶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利用较高的棱脊才能连续地剥取规整的产品;为了维持较高的棱脊,细石核的剥片面不宜太宽,否则棱脊将变矮,影响规则细石叶的连续生产;使用压制法剥取细石叶时,细尖压杆更能有效、稳定地利用棱脊;对楔形细石核的固定实验表明,楔状缘有用来加固石核以达稳定之目的。本次实验描述了楔形细石核剥片的多项技术细节,为今后理解考古材料中的相关发现,并为讨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扩散和适应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冀蒙交界裕民文化锛状器的制作技术
    叶灿阳, 陈胜前, 赵潮, 胡晓农, 郭明建, 包青川
    2023, 42(03):  317-33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2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20
    摘要 ( 487 )   在线阅读 ( 52 )   PDF (2376KB) ( 38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锛状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一类特殊的打制石器类型,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在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延续并有技术改进。十多年来,在裕民文化多个考古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锛状器,是该文化代表性的石器。本研究通过形态观察与特征测量、加工痕迹与制作技术分析、操作链重建与复制实验等手段,对裕民文化出土的锛状器进行技术观察和实验分析,还原了裕民文化锛状器的生产工艺,并结合文化背景阐释了这类石器工具在裕民文化中的技术适应意义。锛状器可分为以平直刃为特征的单面加工类型和以弧凸刃为特征的两面加工类型,这种类型划分同时具有形态和技术上的意义。结合裕民文化的石器组合来看,锛状器在形态上具有一定规范性,操作链上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其他工具一起反映了裕民文化人群对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地带风险环境的弹性技术适应。

    河南郑州站马屯遗址仰韶晚期人骨的颅面形态
    孙蕾, 李彦桢, 武志江
    2023, 42(03):  331-34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12
    摘要 ( 683 )   在线阅读 ( 131 )   PDF (1879KB) ( 635 )   附属材料 ( 31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站马屯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郊十八里河镇。2009~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站马屯遗址进行发掘,于西区发现丰富的仰韶晚期秦王寨文化遗存。本文对此次发掘的秦王寨文化遗存中保存较好的45例颅骨(男性25例,女性20例)进行了颅面形态的观察与测量,并与史前不同考古学文化颅骨组做对比。结果表明,在颅面形态上,站马屯组颅骨与郑州地区秦王寨文化的汪沟组、西山组等最接近,与大汶口文化的西夏侯组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几组颅骨都存在枕部变形和拔牙习俗;但仰韶文化中心分布区诸颅骨组基本不见以上习俗,在颅面形态上与站马屯组也相差较远。站马屯两性之间有少许差异,男性与江淮地区的龙虬庄组、女性与北方的姜家梁组分别有较多相似性。站马屯组在颅面特征上以共性为主,并有少量差异。整体而言,站马屯遗址人群构成具有多源性和融合性,与秦王寨文化面貌复杂、因素多元的显著特点一致。

    中国阿尔泰语系人群头面部的表型特征
    张咸鹏, 温有锋, 李文慧, 李欣, 曲泉颖, 徐国昌
    2023, 42(03):  342-35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4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49
    摘要 ( 485 )   在线阅读 ( 65 )   PDF (16050KB) ( 403 )   附属材料 ( 20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的头面部表型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引用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保安族、东乡族、土族、锡伯族的头面部表型数据,组成中国境内阿尔泰语系人群头面部测量表型数据集,探寻阿尔泰语系人群内部结构及亲缘关系。通过对17个阿尔泰语系人群头面部表型数据的分析发现,相同语族的人群具有相似的头面部表型,表明相同语族人群可能具有共同的起源;同时,不同语族人群的头面部表型特征也具有相似性,揭示阿尔泰语系人群间复杂的混合历史。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动物骨骼的埋藏学分析
    杜雨薇, 张乐, 叶芷, 裴树文
    2023, 42(03):  359-37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0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06
    摘要 ( 549 )   在线阅读 ( 59 )   PDF (2898KB) ( 3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南部蔚县盆地区域的河湖相地层发育良好,并保存有丰富的考古材料与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我国北方中更新世人类演化与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蔚县盆地吉家庄遗址群4个地点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初步埋藏学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A与D地点的动物骨骼数量较少,反映的埋藏信息有限,不作为本文主要讨论对象;E地点出土的部分动物骨骼带有异地埋藏的特点,人类行为信息可能受到干扰,变得模糊;B地点动物化石接近原地埋藏,中更新世古人类应该是该地点动物资源的初级利用者与动物骨骼富集的主要动因。分析表明,B地点古人类于原地对大中型食草动物进行了肢解、割肉与敲骨取髓等多种活动,随后食肉动物又利用了这些动物骨骼的剩余营养成分,但动物骨骼数量与组成说明古人类在此地点的生存活动是短暂且有限的。

    简报/发掘报告
    2020年江西高安上湖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
    赵文杰, 贾真秀, 李三灵, 李浩
    2023, 42(03):  373-38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0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07
    摘要 ( 424 )   在线阅读 ( 71 )   PDF (2553KB) ( 23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湖遗址埋藏于锦江右岸第3级阶地顶部的红色黏土堆积中。2020年对上湖遗址B区进行了发掘,发现石制品3030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和未经加工的砾石;原料主要来自附近河滩的砾石,岩性以脉石英为主;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辅以砸击法,缺乏预制程序,盘状石核占有一定比例;石器类型多样,以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凹缺器、锯齿刃器、尖状器和钻等;石器毛坯以断块和石片为主,修理程度有限。从尺寸来看,上湖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小型化特征。初步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频繁活动的时间始于距今约2.6万年前,处于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 2阶段)的早期。上湖遗址的发掘,为认识中国南方地区小型石片石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黄河中游山西吉县冯家坡遗址发掘简报
    宋艳花, 申如梦
    2023, 42(03):  381-38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0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08
    摘要 ( 366 )   在线阅读 ( 57 )   PDF (4431KB) ( 2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冯家坡遗址是山西吉县境内黄河中游一级阶地的一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2021年,在面积3 m2、厚约0.15 m的地层中,我们发掘出342件石制品和130件动物骨骼。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他为燧石、石英、砂岩和变质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碎屑、细石叶和石器;石器类型丰富,中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端刮器、砍砸器和研磨石等;另外,还有使用过的石片和断片;打片和加工以锤击法为主,也使用了压制法,未见砸击技术。动物骨骼破碎,且多被钙质裹覆;只能辨识出鹿科和牛科动物的牙齿碎片;有4件碎骨表面尚保留清晰切割痕迹。遗物中较多的碎屑,表明未经较远距离搬运,属于原地埋藏。文化层中动物骨骼AMS 14C测年数据约11.5~10.7 kaBP cal,正好处于新仙女木冰阶后的气候迅速回暖期。

    山西析城山圣王坪旧石器遗址调查简报
    李三灵, 李学东, 郭军亮, 杜水生
    2023, 42(03):  390-39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13
    摘要 ( 412 )   在线阅读 ( 43 )   PDF (3114KB) ( 1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对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圣王坪遗址2020年调查发现的石制品研究。调查共获得石制品1717件;其中,地表采集11件,含细石器技术制品;清理地层剖面获得1706件,属旧石器文化遗存。剖面分4个层位,第3层和第4层是文化层的主体,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结论来源。石制品以小型和微型为主,原料以燧石为主。砸击技术占重要地位,尤其是第3层石核剥片的主要技术;该技术多应用于隐晶质的燧石和脉石英原料,具有相对较高的剥片程度,更适用于小型毛坯的开发与利用。石器组合以刮削器为主要类型,但第3层比第4层多了楔形析器和齿状器两种类型。石器修理锤击法,修理程度有限,缺乏再修理过程。遗址属于小型石片石器传统,第4层中部木炭样品的测年数据校正后为45590±510 BP cal,说明是晋南地区目前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综述
    南亚次大陆打制石器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杨紫衣, 靳英帅, 王社江, 张晓凌
    2023, 42(03):  398-41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19
    摘要 ( 534 )   在线阅读 ( 82 )   PDF (7454KB) ( 3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亚次大陆位于欧亚大陆南部,历来与东南亚和东亚关系密切,是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南亚次大陆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一地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遗存数量丰富、面貌多样;石核-石片技术具有本土特征,阿舍利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和几何形细石器技术与欧亚大陆西侧十分相似;细石叶技术可能受到东亚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南亚次大陆打制石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梳理其文化分期和石器工业技术面貌特点,希望能对东西方旧石器文化起源、交流与扩散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发,并为中国以后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古基因组揭示史前欧亚大陆现代人复杂遗传历史
    张明, 平婉菁, YANG Melinda Anna, 付巧妹
    2023, 42(03):  412-42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10
    摘要 ( 1463 )   在线阅读 ( 215 )   PDF (1917KB) ( 9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DNA提取与测序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史前现代人样本直接开展古基因组研究。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在约4万年前,欧亚大陆上至少存在着6个独立的现代人群体,其中3个群体并未对现今人群贡献基因。在距今4万年至末次盛冰期结束,欧亚大陆至少有5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人群体。末次盛冰期结束后的部分现代人群体与现今人群拥有更近的遗传关系,而部分群体则未对现今人群贡献基因。本文基于末次盛冰期前(45~19 kaBP)与末次盛冰期后(19~10 kaBP)两个重要时间段的欧亚大陆史前现代人的基因组研究,梳理欧亚现代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发展脉络,重点探究此前研究相对滞后的欧亚大陆东部地区。

    古代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及国内研究回顾
    王邦彦, 王久存, 文少卿
    2023, 42(03):  422-43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1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17
    摘要 ( 496 )   在线阅读 ( 41 )   PDF (9062KB) ( 531 )   附属材料 ( 23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的风湿性疾病,骶髂关节炎是其主要诊断标准。基于古病理学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存在的误诊和漏诊情况,本文检索出我国已公开发表的、全新世以来的128个古代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结合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新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古病理学标准以及观察记录要点,并详细总结了与其他容易混淆疾病的区别方法。根据本文的标准,只有25.8%的个体可以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本文旨在推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古病理学研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对于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人灵长类早期发育阶段行为偏侧的研究进展
    付卫伟, 王晓卫, 杨晨希, 王程亮, 贺树军, 李保国
    2023, 42(03):  435-44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3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37
    摘要 ( 402 )   在线阅读 ( 21 )   PDF (610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阶段是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与其照顾者相互作用最为重要的阶段。对个体早期发育阶段行为偏侧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大脑两半球功能偏侧的形成和调控机制,在大脑功能偏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梳理了非人灵长类早期发育阶段所涉及到的3种主要偏侧行为(包括肢体偏好、吸乳偏好和头部转向偏好)以及影响个体偏侧行为的多个潜在影响因子和相关假说,全文以人类相关研究为起点,引出非人灵长类研究现状,以深入了解两者在行为偏侧研究中的异同,为非人灵长类早期发育阶段行为偏侧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