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4-02-15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专辑介绍
    高星, 裴树文, 李锋
    2024, 43(01):  1-2. 
    摘要 ( 255 )   在线阅读 ( 102 )   PDF (413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视角
    品读“泥河湾”
    谢飞
    2024, 43(01):  3-4. 
    摘要 ( 184 )   在线阅读 ( 59 )   PDF (342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中更新世晚期许家窑人化石的研究进展
    吴秀杰
    2024, 43(01):  5-1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44
    摘要 ( 677 )   在线阅读 ( 187 )   PDF (4231KB) ( 4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许家窑人类化石在1976-1979年发现于泥河湾盆地北部许家窑遗址(又名许家窑-侯家窑遗址)的74703地点。化石包括1件儿童左侧上颌骨、3颗游离臼齿、2块枕骨、1件上颌支残段和13块顶骨碎片,代表约16个个体,生存于中更新世晚期。对于许家窑人的演化地位,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持有不同观点,分别将其归入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或者未知人群。最新研究显示:许家窑人的牙齿、头盖骨和下颌骨的形态都具有原始与进步混合的特征;许家窑个体呈现有罕见的先天巨顶孔缺陷遗传疾病、暴力冲突产生的创伤愈合痕迹、因营养缺乏导致的牙齿釉质发育不良及适应潜水环境产生有耳圆枕结构;许家窑人的颅容量为1700 mL以上,其上颌骨内鼻底、颞骨内耳迷路和枕圆枕的形态类似尼安德特人,牙齿生长发育模式接近现代人。许家窑人特殊的形态特征,特别是低而宽的头盖部和巨大的颅容量,与许昌人头骨形态相近,二者可能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东亚境内生存的一种新型古老型人类——巨颅人,可能是欧洲先驱人或者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向东亚扩散,与东亚直立人杂交的后代。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
    裴树文, 徐哲, 叶芷, 马东东, 贾真秀
    2024, 43(01):  19-3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7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76
    摘要 ( 467 )   在线阅读 ( 88 )   PDF (6277KB) ( 4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探讨更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行为的关键区域。本文选取盆地内岑家湾台地飞梁、麻地沟、岑家湾和东谷坨等重要遗址,通过多指标的统计分析,解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人类获取石器原料的途径,不同遗址利用者对不同原料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和遗址距离原料的远近有直接关系,而针对不同原料类型采取的差异化开发策略,预示着古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尽管锤击法是古人类常用的剥片技术,但是砸击技术可能与本地原料质量具有更直接的关系;作为锤击法的有效补充,砸击技术的运用或许与古人类的认知水平提高存在关联。石核和石片的特征表明,该时期古人类对石核开发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剥片技术多样化,灵活性增强,展示了计划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一直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策略,该时期修理类产品不仅种类增多,加工方式多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加工精细的小型刮削器、钻、尖状器、凹缺器、齿状器和多边修理工具等产品增多指示对多种功能的适应,暗示古人类对区域生态景观多元化的积极响应。古人类灵活的技术多样化策略可能与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存在关联,而气候与环境波动造成的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叠加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古人类的认知行为上,促使人类调整技术,适应多变的区域环境。本研究对探讨泥河湾盆地更新世古人类生存行为演化与环境关系、人类对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区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2017-2018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
    刘连强, 蒲昱晓, 侯佳岐, 王法岗
    2024, 43(01):  40-5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5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5
    摘要 ( 263 )   在线阅读 ( 47 )   PDF (4747KB) ( 2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坡,为该遗址最北的一处地点,2017-2018年发掘80 m2,发现7个文化层、4个化石层,发现207件石质标本和一部分动物化石。石制品152件,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废品以及备料等,其中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等,具有中国北方小石器工业的典型特征。原料主要为燧石(39.6%),其次是白云岩(27.5%)与硅质灰岩(19.3%),最后是玄武岩等其他岩类(13.6%)。遗址埋藏于早更新统泥河湾组的地层内,第4、第7文化层分别与马圈沟遗址第I、第III文化层对应,年代分别为距今155万年、166万年,整体年代处于距今166-150万年之间。该地点地层序列清晰,年代古老明确,文化层序众多,文化遗物丰富,进一步丰富了马圈沟遗址早更新世古人类的文化序列,为探索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1985-1986年出土的石制品
    周振宇, 王法岗, 关莹
    2024, 43(01):  55-6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3
    摘要 ( 250 )   在线阅读 ( 58 )   PDF (4004KB) ( 2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的田野工作和测年数据表明,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我们对1985年试掘及1986年正式发掘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划分及技术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对遗址文化面貌及属性进行了重新厘定及研究成果重要性的讨论。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
    冯玥, 梅惠杰, 谢飞, 孙秀丽, 王幼平
    2024, 43(01):  67-8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4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46
    摘要 ( 310 )   在线阅读 ( 88 )   PDF (4189KB) ( 2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示,遗址校正后的年代大致距今1.7-1.5万年。石制品以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原料,以楔形细石核技法为主要特征,石器类型多样;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主要为羊、马、牛等大中型偶蹄动物,还有少量鸵鸟蛋皮串珠和1件骨锥。这些发现为认识泥河湾盆地与东北亚地区在更新世末期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是探讨华北北部地区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历史过程的关键材料。

    泥河湾盆地火山角砾岩原料的热处理实验
    仝广, 李锋, 赵海龙, 闫晓蒙, 高星
    2024, 43(01):  81-9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75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75
    摘要 ( 283 )   在线阅读 ( 53 )   PDF (3676KB) ( 2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内发现了众多以精致楔形细石核为特色的细石器遗址。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此类石制品组合进行了技术、类型等方面的研究,但其石料来源、石料是否经过热处理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开展了盆地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常用原料火山角砾岩的调查和热处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六棱山基岩中的火山角砾岩,直接使用时,难以满足楔形细石核压制剥片对原料品质的要求;经过600°C的热处理后,其抗力性降低、延展性提高,剥片性能显著提高,可很好地进行楔形细石核的系统压制剥片。基于实验观察,同时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下卜庄遗址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石料热处理行为的线索。对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开展系统的石料热处理研究,有望揭示盆地内古人类对石料热处理的复杂行为。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
    王晓敏, 刘连强, 陈国鹏, 李锋, 谢飞, 高星
    2024, 43(01):  91-10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4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42
    摘要 ( 319 )   在线阅读 ( 70 )   PDF (2367KB) ( 3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66 Ma的马圈沟遗址第3文化层2001~2003年出土的大、中型哺乳动物长骨为研究材料,开展骨骼破碎方式的分析。研究表明,这批长骨化石以残段及残片为主,通过对它们的断口形态和质地,特别是破裂断口的角度进行测量、统计以及分析,发现大多数长骨是在新鲜状况下破裂的,而古人类很可能是敲碎骨骼和取食骨髓的主体;食肉类动物也造成了一些骨骼的破裂,但应该发生在古人类的行为之后。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北方早更新世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破碎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为讨论早更新世古人类与食肉类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发掘报告/简报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
    高星, 张月书, 李锋, 陈福友, 王晓敏, 仪明洁
    2024, 43(01):  106-12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2
    摘要 ( 394 )   在线阅读 ( 96 )   PDF (7637KB) ( 3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进一步划为八个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6800余件、化石4100余件。本文重点对6A2和6C1两个主要文化层的出土标本进行初步报道。石制品原料均以遗址周边分布的燧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的石料被优选。锤击石核与石片、砸击石核均有发现;尝试石核和多面多向剥片的石核是主要类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多为单刃。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如:6A2层石核转向频率更高、双刃石器比例更高,而6C1层锯齿刃器比例高于6A2层等,但总体上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对简单的剥片与加工模式。可鉴定动物化石种类不多,少量骨骼上有疑似人工砍砸的痕迹。本次发掘出土的材料为解释盆地内早更新世人类的石器技术和行为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原料资源的利用方式、流动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河北省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C区发掘简报
    赵云啸, 仝广, 涂华, 赵海龙
    2024, 43(01):  122-13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8
    摘要 ( 296 )   在线阅读 ( 51 )   PDF (3010KB) ( 21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沟遗址是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大田洼台地北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于1996年。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在遗址C区进行发掘,出土51件砾石、249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碎屑。石制品的大小、风化和磨蚀程度表明,遗址曾受到较弱水流的干扰后被迅速埋藏。石制品原料以白云岩、燧石和安山玢岩为主,类型有石核、石片类(完整和不完整石片)、断块、碎屑和石器类(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和使用石片)。剥片和修理技术均以锤击法为主;仅发现的1件砸击石片表明可能也存在砸击技术;石器加工较为简单,显示出中国北方石片石器的技术特征。石沟遗址C区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的石器工业,探索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存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蔚县盆地东沟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报
    周士航, 何湘栋, 徐静玥, 李潇丽, 牛东伟
    2024, 43(01):  132-14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6
    摘要 ( 299 )   在线阅读 ( 33 )   PDF (4718KB) ( 2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沟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黄梅乡常胜疃村,埋藏于定安河(壶流河支流)支流右岸第二级阶地下部。联合考古队于2017年9-11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揭露文化层面积约25 m2,出土包含石质标本和动物化石在内的编号遗物共计2892件。石制品原料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安山岩为主,主要为就地取材;石制品大小总体以小型为主,类型包括石锤、石核、废片、石器和砸击品;石核剥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辅以砸击法;锤击石核多以单个台面为基础进行剥片,呈现出一定的权宜性剥片特征;石器类型多样,以刮削器为主,修理均采用锤击法,加工相对简单。石制品的类型和技术总体显示石片石器技术特征。动物化石保存状况不佳,初步鉴定的动物种类包括鹿类、马类、牛类和犀牛类。14C年代测定显示该遗址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东沟遗址的发现和试掘为完善蔚县盆地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序列、探究古人类生存行为特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王法岗, 杨石霞, 葛俊逸, 岳健平, 赵克良, Andreu Ollé, 李文艳, 杨海勇, 刘连强, 关莹, 谢飞, Francesco d’Errico, Michael Petraglia, 邓成龙
    2024, 43(01):  143-15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7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74
    摘要 ( 272 )   在线阅读 ( 66 )   PDF (11084KB) ( 2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马碑遗址位于广义泥河湾盆地南部的蔚县盆地中东部,是坐落于壶流河二级阶地上的一处旷野遗址。201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丰富的遗物和遗迹现象;2018年起,国内外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了遗址地层年代、埋藏过程、古环境和出土文化遗存的系统性多学科研究工作。该遗址发掘揭露面积12 m2,地层剖面深度约为290 cm,自上而下分为7个地层单位,其中第6层为原地埋藏的主文化层,基于光释光与14C测年并经贝叶斯模型计算为距今4.1~3.9万年。本文对下马碑第6层出土的各类遗物与遗迹进行系统报道,主要包括382件石制品、445件动物化石碎片、1件骨器和1套赭石颜料加工遗存,以及1处火塘。该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再现了距今4万年前东亚早期现代人加工、使用赭石颜料和复合工具的生活图景,更新了国际学术界对东亚早期现代人行为适应的认识。

    综述
    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概览及若干新认识
    同号文, 张贝, 陈曦
    2024, 43(01):  157-18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7
    摘要 ( 380 )   在线阅读 ( 68 )   PDF (11901KB) ( 598 )   附属材料 ( 608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最初以其广泛分布的含化石河湖相地层而受关注,并以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著称于世,而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世界著名旧石器考古重地和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重要场所。狭义泥河湾动物群(或下沙沟动物群)是我国北方早更新世的标准动物群,其古地磁年龄是2.2-1.7 MaBP。随着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深入开展,盆地内也发现了若干中-晚更新世化石点;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发现的象颊齿,之前被鉴定为亚洲象,新的测年数据表明其时代大于5万年,依据牙齿测量数据和形态特征,本研究将其归入诺氏古菱齿象。目前已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百余个化石地点,鉴定出236种(包括未定属种)哺乳动物,分属于8目、32科和121属,其中38个属种(包括亚种)最初是以泥河湾化石材料而建立。总而言之,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化石以早更新世者居多,并且化石材料保存完好;有些属种在欧亚大陆古北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例如早期猛犸象、披毛犀、野牛及真枝角鹿等,还有直隶狼、貉及各种真马。泥河湾盆地由于河流和断层切割以及沉积相变等原因,导致各个化石点及史前考古遗址地层难以直接对比,更难全窥盆地内动物群演化的整体脉络;新的生物地层对比研究表明,桑干河南岸的岑家湾台地周缘的早更新世化石点,其主化石层位与下沙沟地区经典泥河湾动物群的层位大致相当。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化石主要产自细砂、粉砂及黏土地层;化石成堆产出或者呈条带状及凸镜状分布的特点,多数与水流搬运有关。除过1枚豪猪牙齿和少量麂类化石之外,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中几乎不含东洋界动物,总体反映了干冷草原为主的古环境背景。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振, 王莹, 李月丛
    2024, 43(01):  184-19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4.0004
    摘要 ( 381 )   在线阅读 ( 81 )   PDF (4220KB) ( 709 )   附属材料 ( 25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本文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泥河湾盆地阳原和蔚县地区65处旧石器遗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探讨了更新世不同时期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早更新世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岑家湾台地北部边缘区,年代在1.8-1.0 MaBP;中更新世之后,遗址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晚更新世时期,遗址分布模式改为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阶地。2)在早-中更新世,80%以上遗址处在低地球轨道偏心率期,70%以上处在温暖的间冰期。3)遗址的植被多为以蒿属、藜科占优的草原或森林草原。4)晚更新世时期,随着古人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石器技术的进步和火的使用,在寒冷的冰期时段,古人类也可以在泥河湾盆地很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