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4-10-15
    上一期   
    研究论文
    重庆武隆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巨猿化石
    胡海虔, 黄万波, 魏光飚, 代辉, 熊璨, 何树兴, 姜涛
    2024, 43(05):  701-71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57
    摘要 ( 386 )   在线阅读 ( 46 )   PDF (7794KB) ( 1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生动物群的多个物种也曾在重庆巫山龙骨坡、广西柳城巨猿洞、贵州毕节扒耳岩和广西崇左百孔洞及布兵盆地吹风洞等产地出现,表明梅子湾大洞巨猿动物群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该地点为重庆地区继巫山龙骨坡遗址以来的第2个巨猿化石点,其发现扩大了长江中上游流域巨猿化石的分布范围,增添了早更新世巨猿地理分布点,在南北纵向分布上填补了重庆巫山龙骨坡与贵州毕节扒耳岩之间的地理分布空白。长江中上游巨猿化石的再次发现,对巨猿及其动物群的演化、绝灭、地理分布和环境背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石制品的剥片技术
    任进成, 李锋, 陈福友, 高星
    2024, 43(05):  712-72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79
    摘要 ( 138 )   在线阅读 ( 22 )   PDF (17746KB) ( 148 )   附属材料 ( 345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井子是泥河湾盆地及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早期的重要遗址,目前光释光年代在距今9~8万年。本文重点分析了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石制品的剥片技术及相关的人类行为。遗址第4、5、6层出土石制品分别为61件、2563件、31件。石料皆以燧石为主,石英岩、白云岩等其他原料很少。主文化层即第5层石核毛坯以岩块、断块为主,皆硬锤直接打击。石核类型多样,包括试打片石核、简单石核、局部两面石核、盘状石核四类。多选择平整的面为台面,有零星修理台面的现象,剥片面无预制修整,利用剥片面棱脊的情况明显。普通石核倾向于对同一剥片面采用单向连续开发,台面与剥片面转换无明显的规律性与组织性。盘状石核有一定比例,是一种较独立的剥片方法,但并不十分典型规范。完整石片多为宽薄型,以长度在20~40 mm的居多。第4、6层标本零星,剥片情况与第5层基本一致。该遗址的石核剥片整体上属于中国北方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与早、中更新世等泥河湾盆地更早时段遗址的剥片技术相比,表现出连续发展的特征。

    黑曜岩实验打制品使用后的痕迹特征
    李尧, 陈虹, 徐廷
    2024, 43(05):  727-74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3
    摘要 ( 97 )   在线阅读 ( 15 )   PDF (6086KB) ( 1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完整了解黑曜岩石制品在暗场与明场的使用痕迹特征,本文开展了黑曜岩打制实验,并使用这些石制品加工肉类、皮革、禾本科植物、木材、骨骼、鹿角、赭石等实验材料。实验结果显示:1)材料硬度会对痕迹组合特征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加工对象硬度的增高,片疤的尺寸逐渐变大;刃脊的磨圆和光泽由光滑向粗糙转变;线状痕出现由流畅型向间歇型或蕨叶型转化;2)刃角与动作也会对使用痕迹产生影响。切动作的光泽多呈微小且不连续状,但线状痕发育明显,并与刃脊平行或斜交;刮动作的光泽呈连续状,但线状痕发育较弱,并与刃脊垂直;3)加工时长对黑曜岩光泽痕迹的影响并不明显。本项研究系统观察了黑曜岩石制品加工的多种材料的痕迹特征,并与其他学者的结论进行了对比。本研究将为继续深入探讨我国东北与西藏地区的黑曜岩石制品的功能,以及该地区古人类的生存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新疆加依墓地人体脊椎溶解的古病理学
    高国帅, 王安琦, 王龙, 张全超
    2024, 43(05):  744-75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1
    摘要 ( 108 )   在线阅读 ( 31 )   PDF (7372KB) ( 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青铜至铁器时代的2例罕见脊椎病理性损伤个体,进行了古病理学分析与诊断。经鉴定,个体M172是一名10-12岁的未成年人,个体M167是一名35岁左右的女性,两例个体的脊椎均出现较为严重的骨性溶解病变:终板损坏,内部松质骨溶蚀、吸收,椎体中部空化形成中空现象。其中个体M172除第7胸椎和第3腰椎发生溶解病变之外,手指、耻骨、肩胛骨等多部位均发现局灶性溶骨损伤,肋骨和胫骨局部反应性新骨显著;个体M167的第3、4腰椎由于溶解严重发生椎体塌陷特征。通过CT和X光影像学分析骨骼损伤形态、骨骼损伤区域特征,并结合临床医学资料进行鉴别诊断,认为两例个体患有化脓性骨髓炎、布鲁氏菌病、放射线菌病、骨癌转移以及一些其他真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推测这两例个体疑似罹患脊柱结核病。

    河南双槐树遗址人群肱骨肌腱的起止点形变
    刘驷统, 顾万发, 吴倩, 周亚威
    2024, 43(05):  757-76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48
    摘要 ( 80 )   在线阅读 ( 16 )   PDF (10619KB) ( 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起止点形态改变是人体长期使用肌肉的累积性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生前的行为模式,被认为是复原古代人群活动强度或日常习惯性行为动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仰韶文化中晚期巩义双槐树遗址70例个体的肱骨肩胛下肌止点、冈上肌和冈下肌止点、小圆肌止点、伸肌总腱起点和屈肌总腱起点5处纤维软骨型起止点的形态进行观测,并与明清万花组对比。结果显示,双槐树女性的4处起止点患病率高于男性,表明女性可能承担了更多的日常劳动,遗址内大于30岁和未超过30岁个体在三处起止点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能存在上肢行为模式的不同。相比于明清万花组,双槐树人群上肢承受机械应力负荷较重,特别是肩关节活动较多。鉴于起止点形态改变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古代人群上肢起止点形态变化与其行为模式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四川宁南钟家梁子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
    朱语桐, 张国文, 郑万泉, 张燕
    2024, 43(05):  767-77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54
    摘要 ( 84 )   在线阅读 ( 11 )   PDF (13426KB) ( 107 )   附属材料 ( 637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四川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人骨样品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该遗址及金沙江中下游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钟家梁子遗址先民的δ13C值范围为-18.4‰~-10.0‰,δ15N值范围为4.76‰~12.63‰,表明其食物结构中C3、C4类食物均占有一定比例,且摄入了较多的动物性蛋白;不同性别、年龄及葬俗的群体间存在食谱差异。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相关考古成果,推测钟家梁子遗址先民从事稻/粟混作农业,并通过采集野生植物进行补充;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具有多样性,渔猎及家畜饲养均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金沙江中下游地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梳理,发现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作物结构一直以稻/粟混作为主,青铜时代开始种植小麦、大麦、大豆等作为补充,对植物资源的利用越发灵活和多样化。此外,该地区不同遗址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可能受到了自然环境、地形阻隔、人群交流及当地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色楞格河人类的扩散路线
    Evgeny P RYBIN, Arina M KHATSENOVICH
    2024, 43(05):  780-79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17
    摘要 ( 629 )   在线阅读 ( 17 )   PDF (5345KB) ( 1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色楞格河(Selenga river)作为贝加尔湖的关键输入河流,蜿蜒流经蒙古国北部以及俄罗斯西南部的外贝加尔区域。本文针对色楞格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的遗址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遗址的石器工业可归入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IUP)石叶技术体系范畴,且在西伯利亚南部和中亚有着广泛的分布。IUP 工业于色楞格河现身的时间大致在 45000 年前,区域内石器类型的变迁以及远距离外来原料的输入,彰显此地人群拥有发达的交换网络,并通过高流动性来获取所需原料。该区域存有两种遗址类型,即蒙古国北部的原料采集地以及外贝加尔地区的一般性活动场所。尽管动物化石材料有限,但可解读出的信息暗示了专业化的狩猎行动,猎物主要为迁徙的草原动物种类。遗址大多分布于中海拔区域以及色楞格 - 鄂尔浑(Orkhon)地理区域的景观之内,该地区地貌的同质性也为 IUP 期间人类区域间的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台湾海峡古环境变迁与南岛语族起源新探
    张遂新, 张珂
    2024, 43(05):  797-81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24
    摘要 ( 97 )   在线阅读 ( 19 )   PDF (4549KB) ( 152 )   附属材料 ( 571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南岛语族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但关于南岛先民最初如何抵达台湾地区,进而向其他地区扩散,尚存在诸多疑惑。本文同时考虑末次冰消期后的水动型和地动型海平面变化,提出了一种南岛语族起源的可能性:在全新世早期(大约11.7~7.4 kaBP期间),南岛先民在今天的海峡近岸及台湾浅滩区域创造了“原南岛文化”。随着冰消期海平面回升,其栖居地逐渐被淹没,南岛先民被迫后撤到台湾海峡两岸的滨海高地。如今在海峡两岸发现的大坌坑、壳丘头、富国墩等史前文化遗存,都具有海岛环境特征,是“原南岛文化”向不同方向后撤而形成的不同分支。海峡两岸7.4 kaBP的新石器遗址“稀少”是“幸存者偏差”的表现,应该还有不少全新世早期“原南岛文化”遗存淹没在台湾海峡两侧的水下和台湾浅滩一带,有待水下考古的发现。

    河南汉族儿童头面部的形态特征
    王旭, 万腾淑, 刘雪敏, 李孟思, 翟家淇, 赵春旺
    2024, 43(05):  813-82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77
    摘要 ( 70 )   在线阅读 ( 23 )   PDF (13981KB) ( 110 )   附属材料 ( 326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不同地区和年龄的儿童头面部尺寸差异较大。为给儿童头戴式产品的号型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提升产品的适配性,本研究采用手工测量的方式对337名河南地区6-14岁汉族儿童的11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测量,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区域的儿童头面部尺寸数据及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儿童头面部尺寸的号型划分法。结果表明,儿童的头宽、面宽、鼻宽等11个测量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大部分测量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年龄段、性别、区域儿童的一些头面部测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与各项测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男童的各项头面部尺寸测量值普遍均大于女童;不同时期采集的儿童头面部指标大多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童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总数多于男童;6-14岁儿童中,特圆头型、超阔面形、中鼻型的分布数量最多。对比离差法、方差法、分栏法三种头面部号型标准体的计算方法,其中分栏法最为精准。本研究更新和丰富了河南地区儿童头面部数据库,可为开发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儿童头面部产品提供数据支撑,并为人体头面部测量提供理论参考。

    简报/发掘报告
    湖北郧阳包包岭遗址2021年发掘简报
    高黄文, 刘颖杰, 陆成秋, 孙雪峰, 黄旭初, 徐静玥
    2024, 43(05):  828-83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09
    摘要 ( 83 )   在线阅读 ( 14 )   PDF (16793KB) ( 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包岭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郑家河村汉水左岸的Ⅲ级阶地。2021年7-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十堰博物馆、郧阳区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96 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原料主要为脉石英、粗面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等。硬锤打击法是主要的剥片方法,兼有砸击法。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年代距今至少30万年。包包岭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古人类于中更新世在汉水上游地区的文化与技术能力和适应生存特点提供了重要材料。

    环青海湖地区细石叶遗存新发现
    韩芳, 李冀源, 乔虹, 徐海伦, 何虹霖, 高璇, 吕红亮, 杜战伟, 蔡林海, 甄强, 马文灵
    2024, 43(05):  839-85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76
    摘要 ( 74 )   在线阅读 ( 15 )   PDF (13285KB) ( 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动物骨骼碎片及磨制骨器。初步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500年左右。本文是对此次调查和发掘结果的初步报告与研究,新发现的石器地点为讨论史前狩猎采集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区域的利用提供了新材料。

    2021年河南南召新发现的旧石器
    崔祚文, 王春雪, 陈全家, 曾庆硕, 张楠
    2024, 43(05):  853-86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75
    摘要 ( 82 )   在线阅读 ( 13 )   PDF (3912KB) ( 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在南召县发现8处旧石器地点,石制品400余件。通过地层比对,小余坪西山、余坪、瓦房庄西山、杏花山猿人、沈家庄东山和南坡根6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50~60万年;钟店西南山和白果树西南山2处地点暂归为中更新世晚期。对各地点的石器工艺流程复原、技术特点等比对发现,均体现石核—石片技术。从石器大小上分析,钟店西南山、小余坪西山、白果树南山、瓦房庄西山和沈家庄东山地点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余坪和南坡根地点显示出南北方过渡的工业特征。这几处地点的石器工艺比1980、1987年小空山上洞和下洞遗址的更为原始。从石制品原料利用率、器类组合、石器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钟店西南山、余坪、白果树西南山3处地点与上洞遗址更为接近;从剥片技术和石器大小上分析,又比上洞遗址更为原始,可能具有发展关系。

    综述
    陶器脂肪酸揭示古人类食谱的研究进展
    黄嫣, 胡耀武
    2024, 43(05):  865-88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4.0015
    摘要 ( 73 )   在线阅读 ( 11 )   PDF (10952KB) ( 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陶器是人类烹饪、盛放和贮藏食物的一种主要工具。残留于陶器内部、源自动植物油脂降解而形成的脂肪酸,反映了其最初的食物来源。故此,陶器脂肪酸分析成为国际生物考古界用于探索先民古食谱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学者虽已开始重视此研究领域并相继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总体上学界仍缺乏对陶器脂肪酸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原理以及研究进展的系统介绍,尤其是在脂肪酸污染的判别上几乎无任何阐述。为此,本文阐述了脂肪酸分析的相关概念、分析原理和工作流程,着重介绍了判别脂肪酸污染的分析方法,在简要梳理脂肪酸分析的国内外发展史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脂肪酸分析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新分析技术和新研究方法、奶的起源与传播、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先民生存策略的影响、作为食器的陶器之功能等),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一些不足并对如何开展后续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