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1年 第1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1-09-15
    人类学学报
    周口店遗址骨化石的铀系年代研究
    原思训,陈铁梅,高世君,胡艳秋
    1991, 10(03):  189-193. 
    摘要 ( 207 )   PDF (336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铀系法测定骨化石样品,对周口店第一地点年代做了进一步研究。数据表明,1—3层的年代比目前的有些提法要早一些。二层下部和四层的年代分别为27万年和30万年左右,出自H地点三层上部的V号头盖骨年代约为29万年。
    用氨基酸测年法对“元谋人”年代的初步研究
    吴佩珠,钱方
    1991, 10(03):  194-199. 
    摘要 ( 172 )   PDF (356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氨基酸外消旋测年法,对“元谋人”所在地层中伴生的动物化石进行了测定工作。试图以此探讨“元谋人”的年代。本文以钱方(1985)由古地磁方法推定的与元谋人化石邻近层位的猪牙化石年龄是距今167万年为依据,采用“校正法”求出kt值。所测结果为距今154万年。
    下王岗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牙病
    李瑞玉,黄金芳,韩陆
    1991, 10(03):  200-205. 
    摘要 ( 275 )   PDF (357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记述河南淅川下王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牙齿的龋齿和牙周病;初步探讨了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与不同地理位置、性别和年龄的关系;另外,对牙齿磨耗症、畸形中央尖、根尖疾病等也分别作了记录。
    国内首次发现两例JK(a—b—)及其在不同人种中的分布
    郝露萍,杜若甫,金世保
    1991, 10(03):  206-210. 
    摘要 ( 287 )   PDF (30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河南汉族中发现了国内首例稀有的JK(a-b-)红细胞血型。家系调查未发现第二例。先证者父母及同胞均为Jk(a+b-)型,丈夫及儿子均为Jk(a-b+)型。四个月后在广东梅县客家人中又发现一例JK(a-b-)型,先证者为一未婚女子。两位先证者血清中均无抗体。到目前为止,JK(a-b-)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2/6391(0.03%)Jk基因频率为0.0202。
    新疆伊犁锡伯族和蒙古族的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
    艾琼华,赛福鼎,柯勤
    1991, 10(03):  211-215. 
    摘要 ( 164 )   PDF (287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阈值法对新疆伊犁的锡伯族1121人和蒙古族679人的苯硫脲尝味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伯族中味盲率为19.98%,味盲基因频率为0.4470,平均尝味阈值为8.53±1.25;蒙古族中味盲率为15.17%,味盲基因频率为0.3895,平均尝味阈值为8.10±1.49。味盲率、平均尝味阈值和味盲基因频率在锡伯族男女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蒙古族中,味盲率与味盲基因频率分布男女间差异显著(P<0.01)。在上述这两个民族中,少年组的味盲率高于成年组。对同一受试者的ABO血型与卷舌能力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十个民族转铁蛋白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王晓明,张贵寅,于世辉,徐玖瑾
    1991, 10(03):  216-221. 
    摘要 ( 208 )   PDF (346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超薄层聚丙烯(月先)胺凝胶等电聚焦方法,检测了我国十个民族共2562人的转铁蛋白遗传多态性。Tf*C1基因频率依次为鄂温克族0.7571, 鄂伦春族0.7467, 维吾尔族0.7445, 蒙古族0.7433, 达斡尔族0.7417, 西安汉族0.7205, 满族0.7195, 朝鲜族0.7136, 藏族0.7096, 回族0.7077, 哈尔滨汉族0.7056。Tf*C2基因频率顺序基本上与Tf*C1相反。在蒙古族、西安汉族及满族中检出罕见变异型。
    中国维、苗、瑶、壮四个少数民族补体C4的遗传多态现象的检测报告
    吴锋,张文杰,汪策,程健华,洪涛,吴雄文,赵修竹,磨红玲,朱作金,张明安,黄莲宝,郭炯
    1991, 10(03):  222-227. 
    摘要 ( 179 )   PDF (967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国际第四届补体遗传学会议推荐的方法及薄层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我国维吾尔族、苗族、瑶族、壮族的补体组分4(C4)的多态性,并与我们以往检测过的汉族的C4多态性一起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C4A座位上,以C4A3频率最高,以下在汉族、苗族、瑶族、壮族中依C4A2、Q0、4、1次序降低。在C4B座位上,频率最高的均为C4B1。其它基因频率的依次排列,汉与维为2、Q0、3,苗与壮为92、Q0、2、3,瑶为Q0、2、92等。民族间的差异比较集中地存在于C4A2、C4B2、C4AQ0、C4BQ0等4个基因。本文还对中国汉族、日本人、白种、黑种人群的C4同种异型差异进行了对比与讨论。
    汉、维、哈三民族全血及头发中锌、铜、钙、铁、镁元素含量的测定
    安长新,杨卫星,迟文俊,刘宇清,鲁绘琴,韩建红
    1991, 10(03):  228-230. 
    摘要 ( 180 )   PDF (199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正常汉、维、哈三民族全血及头发中Zn、Ca、Cu、Mg、Fe元素的含量;其结果,三民族头发中各元素的含量依次为Ca>Zn>Mg>Fe>Cu。全血中汉族依次为Fe>Ca>Mg>Zn>Cu,维、哈两民族依次为Fe>Mg>Ca>Zn>Cu。本文发现:维、哈两民族全血及头发中Mg的含量明显高于本地区汉族(P<0.05)。
    人体测量指标与掌指纹特征之间的相关研究
    张继宗
    1991, 10(03):  231-237. 
    摘要 ( 189 )   PDF (391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106名中国东北汉族女性进行了活体测量,并拓取了掌指纹。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8—34岁。所分析的人体测量指标共41项,掌指纹指标共59项。将人体测量指标与掌指纹指标同时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了100项实验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并做了相关显著性检验。在41项人体测量指标中,有35项指标与掌指纹特征有相关关系。其中与掌指纹特征同时相关的人体测量特征有18项,与指纹特征相关的人体测量指标有2项,与掌纹相关的人体测量指标有15项。与掌指纹特征同时相关的人体测量特征,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大于与指纹相关的人体测量特征。与指纹相关的人体测量特征,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要大于与掌纹相关的人体测量特征。
    460名满族正常人掌纹研究
    庄振西,高秀珍,王惠孚,田世家
    1991, 10(03):  238-242. 
    摘要 ( 340 )   PDF (279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了460名满族正常人掌纹调查结果。掌纹分析包括:A、B、C、D主线;主线指数(MLI);主线横向指数(MLIT);皱纹掌(一种复杂的掌褶纹)和主线式。 MLI和MLIT分别是6.57±1.59和22.46±3.58。皱纹掌频率3.05%(男:1.09%;女:5.00%)。D、C、B,A主线式对称分布是36.52%。以7、5″、5′、3主线式为主(23.04%)。 本文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中国皮纹学和人类遗传学提供正常参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手纹评估
    宣妙珍,陈祖芬,余卫党,张磊,杨小男,沈明华
    1991, 10(03):  243-250. 
    摘要 ( 731 )   PDF (493KB) ( 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告了4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手纹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掌褶异常的出现率比掌纹及指纹异常要明显。主要特征是“皱褶掌”,出现率72.02±1.45%,比对照组显著增高(38±2.56%)。掌褶末端分叉及第五屈肌线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掌褶五种类型的各比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掌纹的atd角偏大(42.74°±5.54),a-bRC值偏低(39±5.32),小鱼际及I_3区花纹出现率偏高。指纹类型是斗纹占优势,故斗箕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TFRC值偏高(161.87±35.54)。本文取皱褶掌等五项指标,对患者手纹进行评估,凡70分以上者,判此症阳性。
    202例食管癌患者的皮纹学观察
    黄心哲,郝春杰,张毅,徐兴军
    1991, 10(03):  251-254. 
    摘要 ( 235 )   PDF (204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观测细胞学确诊的202例汉族食管癌患者的手纹。结果显示:指纹尺箕、掌褶普通型减少;IV、V指无桡箕出现;指纹斗型、掌褶过渡型及小鱼际真实花纹增加;atd角偏大。与国外报道的某些外因性的、非遗传性的疾病类似。
    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皮纹
    叶智彰,潘汝亮,彭燕章
    1991, 10(03):  255-263. 
    摘要 ( 231 )   PDF (495KB)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13只黑叶猴和7只菲氏叶猴手掌面和足跖面皮纹作了研究,内容包括指(趾)端、指(趾)间区、大鱼际和小鱼际上的花纹,手掌面和足趾面上的三角以及褶痕线。结果表明:指和趾端花纹全部为原始窦状花纹。掌面上有四种花纹,跖面上有六种花纹,二种叶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掌面上的三角有5—7个,跖面上的三角有4—6个。此外,我们还利用多变量分析(R聚类)方法来揭示黑叶猴和菲氏叶猴的掌面和跖面花纹之间的相关关系。
    广西都安巴独山发现的人类文化遗物及动物化石
    谢光茂
    1991, 10(03):  264-267. 
    摘要 ( 172 )   PDF (1268KB) ( 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满族ABO血型分布
    宿宝贵,段秀吉,韩向君,何欣,张新峰,张学利,朱淑范
    1991, 10(03):  268-269. 
    摘要 ( 1542 )   PDF (1391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介《维尔泰斯佐洛斯地点、人和文化》
    张银运
    1991, 10(03):  270-271. 
    摘要 ( 160 )   PDF (164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会昌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黄卫国 ,朱思维
    1991, 10(03):  271-271. 
    摘要 ( 171 )   PDF (83KB)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郊新发现旧石器
    闻雨平 ,石川
    1991, 10(03):  272-272. 
    摘要 ( 114 )   PDF (69KB)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