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1-12-15
    人类学学报
    灵峰洞——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李建军,陈子文,余生富
    2001, 20(04):  247-255. 
    摘要 ( 317 )   PDF (337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峰洞是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从其第 3层中出土石制品 75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已绝灭的中国犀和巨貘 ,铀系测年结果距今 2 0万年左右 ,应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段 ,文化上以粗大石制品为其特征 ,比较接近南方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福建三明船帆洞旧石器遗址
    陈子文,李建军,余生富
    2001, 20(04):  256-270. 
    摘要 ( 303 )   PDF (627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船帆洞旧石器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在下文化层发现一处人工石铺地面遗存。出土石制品 30 0余件 ,同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巨貘、中国犀和鬣狗 3个绝灭种 ,其年代应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上文化层出土物以打制石器与磨制骨、角器共存为主要文化特征 ,其时代应晚于下文化层 ,可能仍属旧石器时代。
    东谷坨遗址石制品原料利用浅析
    裴树文,侯亚梅
    2001, 20(04):  271-281. 
    摘要 ( 205 )   PDF (370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原料的岩性、来源与分布、原料的成因及开采方式等方面对东谷坨旧石器遗址石制品的原料进行研究 ,表明其岩性主要为燧石、微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硅质灰岩、构造角砾岩、石英岩以及中性火山岩等 ,与遗址附近基岩的出露和分布一致。区域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 ,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围出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含燧石条带的微晶白云岩、太古界迁西群右所堡组石英岩以及侏罗系火山岩。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为原料的开采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构造破碎带附近直接拣取或从构造带上开采并打下石料是东谷坨遗址石器制造者获得原料的主要方式。对石制品原料的利用程度的统计和分析显示 ,东谷坨遗址在总体上对原料的利用程度是偏低的 ,多数标本还有进一步加工的余地。文中还讨论了原料对东谷坨石器工业的影响 ,对东谷坨一带旧石器遗址群石制品原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性设想。
    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种族属性的讨论
    韩康信,尚虹
    2001, 20(04):  282-287. 
    摘要 ( 279 )   PDF (182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指出植田信太郎等用同样比较方法先后发表的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遗传学研究文章结果的不一致 ,提示这种遗传学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一些未知的因素影响。同时认为他们文章中提出的 2 5 0 0年以前山东人、2 0 0 0年以前山东人、现代山东人分别具有与现代欧洲人、现代中西亚人、现代东亚人相近的遗传距离的结果与中国境内古代人骨的种族形态学研究结果不相符合。
    现代人头骨面部几项非测量性状的观察
    周文莲,吴新智
    2001, 20(04):  288-294. 
    摘要 ( 234 )   PDF (197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人类学观察法观察比较了中国云南、华北和欧洲现代人头骨的犬齿窝、颧骨缘突和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的出现情况 ,以探讨其在人种、群体区分上是否有意义。结果 :(1)在云南头骨 ,犬齿窝、颧骨缘突的出现率无性别差异 ,梨状孔上外侧部骨表面膨隆的出现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而在欧洲头骨 ,这 3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男女间无差异。 (2 )上述 3项性状 ,在中国云南和华北头骨 (男性 )的出现率无差异。 (3)犬齿窝、梨状孔上外侧部骨表面膨隆的出现率 ,在现代欧洲人头骨明显高于现代中国人头骨。颧骨缘突的出现率在欧洲与中国现代人头骨上无差异。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艾琼华,陈晓,江虹,赛福鼎,肖辉
    2001, 20(04):  295-301. 
    摘要 ( 715 )   PDF (201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对新疆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大、中专学生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 ,观察 30项 (5 5 1名 ,男 2 6 2 ,女2 89)测量 92项 (40 4人 ,男 2 2 6 ,女 178) ,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计算了头面部和体部的 31项指数 ,并进行了指数分型处理。
    中国汉族女性长骨推断身高的研究
    张继宗
    2001, 20(04):  302-307. 
    摘要 ( 251 )   PDF (166KB) ( 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中国汉族女性 6 9副已知生前确切身高的四肢长骨的测量 ,研究了中国汉族女性四肢长骨推断身高的方法 ,建立了中国汉族女性上、下肢骨推断身高的一元回归方程 ,二元回归方程及三元回归方程。首次提出了中国汉族女性长骨推断身高的方法
    指间区纹在灵长类动物中的进化
    李辉,唐仕敏,姚建壮,乔守怡
    2001, 20(04):  308-313. 
    摘要 ( 251 )   PDF (243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各种灵长类动物的指间区纹有很大差异。树到原猴是由原始多垫指间区纹变为各区发育均匀的单垫纹。新大陆猴发展出两侧发达中部退化的类型。旧大陆猴的指间区纹最发达 ,疣猴多为箕纹但各区不均匀 ,猴类为各区均匀的斗纹。类人猿的指间区纹极退化 ,长臂猿丧失了指间区纹。对照各种灵长动物的生活习性 ,发现树栖类型指间各区发育不均匀 ,地栖类型则均匀 ,使用多则指间区纹发达 ,反之则退化。人类因为握持工具而次生出了环指侧花纹。各种灵长动物的各区指间区纹并不同源 ,这暗示着它们的祖先分化得很早。
    湖北十堰发现3件大型尖状器
    祝恒富
    2001, 20(04):  314-315. 
    摘要 ( 104 )   PDF (129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内蒙古东西部蒙族和布里亚特人血EAP、ADA、AK1遗传多态性研究
    刘牧,沈淑萍,李琳,陈彩,谢立平,张春杰,袁峥,周成江
    2001, 20(04):  316-318. 
    摘要 ( 127 )   PDF (91KB) ( 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骨、角器
    安家瑗
    2001, 20(04):  319-330. 
    摘要 ( 292 )   PDF (345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出土的骨、角器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骨、角器加工的特点和加工方式加以概括 ,对打击骨器的功能 ,刮制、磨制骨器技术和骨、角器起源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总结过去 规划未来——“柿子滩·旧石器考古学术研讨会”侧记
    陈福友 ,裴树文
    2001, 20(04):  331-333. 
    摘要 ( 138 )   PDF (85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慰文、高星应邀参加韩国旧石器考古学会年会
    高星
    2001, 20(04):  333-333. 
    摘要 ( 128 )   PDF (34KB)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