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2-09-15
    人类学学报
    贾兰坡与华北两大旧石器传统
    王益人
    2002, 21(03):  171-177. 
    摘要 ( 414 )   PDF (187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 0 1年 7月 8日 11时 4 4分 ,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巨擘贾兰坡院士 ,带着对科学、对祖国、对事业的无限眷恋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遥想当年贾老从周口店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的考古实践 ,为我国旧石器考古作出的巨大贡献 ,不由得思绪万千。在贾老的学术成就中 ,最令人瞩目的贡献之一是关于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过去单个遗址简单的器物分类描述的传统研究模式 ,提高到区域文化类型与技术传统发展等综合研究的高度 ,使我国旧石器考古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学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想以此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探索与变革作一个简略的概括性的回顾。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开拓者贾兰坡先生逝世一周年。
    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会成立
    陈福友
    2002, 21(03):  178-178. 
    摘要 ( 105 )   PDF (33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谋小河-竹棚与雷老地点古猿牙齿特征的对比分析
    郑良,高峰,刘武
    2002, 21(03):  179-190. 
    摘要 ( 203 )   PDF (332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学术界持有不同看法的在元谋盆地发现的古猿化石是否代表着两个种的争议 ,本文把迄今在元谋发现的全部古猿牙齿化石按地点分为小河 -竹棚和雷老两组 ,从牙齿形态特征、测量数据分析及犬齿形态指数三方面对出自元谋不同地点的古猿在牙齿特征上的相似及差异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本文所对比的牙齿特征中 ,不同地点的古猿牙齿在形态特征、牙齿大小及犬齿形态比例的表现非常相似 ,未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在这些特征上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别。作者认为本研究不支持在元谋不同地点发现的古猿之间存在不同种类的观点。
    湖北巨猿牙齿化石龋病观察
    韩康信,赵凌霞
    2002, 21(03):  191-197. 
    摘要 ( 228 )   PDF (263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共调查了 2 6 7枚从鄂西山区收集的巨猿牙齿化石龋病发生情况 ,发现其中有 5 2枚 (占 19. 5 %)的颊齿有程度不同的龋蚀现象 ,其患龋率显著高于古人类 ,同时也高于广西巨猿的患龋率。巨猿牙齿的这种高频率龋蚀现象 ,除牙齿结构因素外 ,可能与该物种食性的狭窄化和营养贫乏导致牙齿不良钙化有关 ,是伴随巨猿体型的巨型化而趋向该物种衰退和绝灭的病理表征之一。
    周口店与桑吉兰遗址保护研讨会在印尼召开
    陈福友
    2002, 21(03):  193-193. 
    摘要 ( 98 )   PDF (33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零口战国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周春茂
    2002, 21(03):  199-209. 
    摘要 ( 217 )   PDF (377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发掘出土的战国秦墓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 ,零口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近代华北组、新石器时代的宝鸡组和关中合并组、青铜时代的上马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水洞沟的新年代测定及相关问题讨论
    高星,李进增,D.B.Madsen,P.J.Brantingham,R.G.Elston,R.L.Bettinger
    2002, 21(03):  211-218. 
    摘要 ( 201 )   PDF (327KB) ( 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洞沟是中国北方的一处独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在阐释区域性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展和变异 ,以及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徙、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报道在水洞沟 2号地点发现的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野外考察发现系列的火塘遗迹并采集到石制品、骨器等文化遗物 ;系统的AMS14 C测年将水洞沟遗址的年代确定在距今 2 90 0 0— 2 4 0 0 0前 ;新的研究为探讨水洞沟工业的渊源和细石器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中国汉族女性长骨碎片的身高推断
    张继宗
    2002, 21(03):  219-224. 
    摘要 ( 211 )   PDF (168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作者通过对 6 9副有生前确切资料的中国汉族女性四肢长骨的研究 ,在女性四肢长骨推断身高的基础上 ,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 ,选择左右侧肱骨 ,尺骨 ,桡骨 ,股骨 ,胫骨 ,腓骨的局部测量项目 ,其中肱骨 8项 ,尺骨 3项 ,桡骨 3项 ,股骨 14项 ,胫骨 8项 ,腓骨 3项 ,用SPSS软件包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了中国汉族女性破碎长骨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本文所建方程可以用于中国汉族女性破碎长骨的身高推断 ,其中肱骨 ,股骨 ,胫骨碎片推断身高的效果较好。
    广西玉林地区汉族儿童青少年头面部发育特征
    周丽宁,魏博源,莫世泰,龚继春,徐林,韦献良,李松峰,徐锡金
    2002, 21(03):  225-229. 
    摘要 ( 311 )   PDF (168KB) ( 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广西玉林地区汉族儿童青少年头面型 ,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玉林地区 1119名 7— 16岁城镇汉族儿童青少年的 9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测量 ,分析和比较儿童青少年容貌特征的发育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按头面部各项指数分型。结果显示 :汉族儿童青少年头面部的 9项指标除头最大宽外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各年龄组的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头面型以中头型和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及阔面型和中面型为主。
    李超荣参加韩国全谷里国际学术讨论会
    李超荣
    2002, 21(03):  230-230. 
    摘要 ( 116 )   PDF (32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群肤纹的主成分分析
    郑连斌,陆舜华,郑琪,栗淑媛
    2002, 21(03):  231-238. 
    摘要 ( 207 )   PDF (237KB) ( 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 ,我国学者多将中国人群分为南、北两大类群。作者对我国 5 9个人群的肤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肤纹特征 ,可将中国人分为 6个族群 ,除北方族群、南方族群外 ,存在着新疆族群与西藏族群。新疆族群与北方族群相比 ,斗型率低 ,尺箕、桡箕率高 ,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Ⅱ、Ⅲ真实花纹率高。西藏族群斗型率高、尺箕率低。北方族群与南方族群相比 ,指纹嵴线总数、小鱼际区与指间区Ⅲ真实花纹率高。此外 ,还存在南北族群间的过渡族群与南北混合族群。 8个汉族人群未能聚集 ,分散于各族群中。这表明 ,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南北方民族间存在着肤纹基因的交流。将中华民族分为南北两大类群的观点可能过于简单化了。
    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分析
    花兆合,周伍,杨超,张贺京,王媛,李志红,孙凯
    2002, 21(03):  239-244. 
    摘要 ( 452 )   PDF (183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安徽合肥和芜湖地区 284例 (男 145人 ,女 139人 ) 2— 5 9岁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患者的皮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其中尺箕、箕 箕组合、帐弓、皮纹密度、atd角、t距比、掌褶通贯型、悉尼型、过渡Ⅰ型和小指短小类型等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01) ;而简斗、 斗 斗组合、a-dRC 、t-dRC 低于对照组( P <0.01) , a-bRC 亦低于对照组( P <0.05) 。 这些皮纹参数可以作为 智力低下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
    中国福建汉族14个YSNPs位点的研究
    张咏莉,于敏,薛雅丽,陈峰,黄承滨,张贵寅,李璞,傅松滨
    2002, 21(03):  245-249. 
    摘要 ( 161 )   PDF (164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对中国福建汉族的 80份DNA样品中的 14个YSNPs位点及YAP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发现 ,14个YSNPs位点中除M7、M4 5、M10 3位点未发现变异外 ,其余M9、M5 0、M110、M15、M134、M12 2、M95、M89、M119、M111、M88等 11个YSNPs位点和YAP位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 :在福建省汉族中共发现H1、H3、H4、H5、H6、H8、H9七种单体型 ,其频率分别为 2 2 .5 %、1. 3%、1. 3%、1 .3%、30. 0 %、2 8. 8%、15 .0 %.。
    怒江大峡谷及下游地区7个云南少数民族YAP位点的多态性研究
    董永利,石宏,李卫翔,杨洁,曾卫民,李开源,肖春杰
    2002, 21(03):  250-254. 
    摘要 ( 193 )   PDF (163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怒江大峡谷及下游地区的独龙族、怒族、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和傣族 7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为对象 ,利用PCR分型法筛查Y染色体特异区YA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显示 :怒族的YAP+ 频率为 1. 82 %,景颇族为 12 .5 0 %,傣族为 10. 0 0 %,其他 4个民族群体均为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