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4-12-15
    人类学学报
    消息与动态
    2004, 23(04):  0. 
    摘要 ( 98 )   PDF (105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足直立行走的生物力学特征和南方古猿阿法种可能的行走方式
    李愉
    2004, 23(04):  255-263. 
    摘要 ( 267 )   PDF (307KB) ( 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于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行走方式一直是古人类学家关注争论的焦点之一。尽管标本露西(AL288)保留有大部长骨和盆骨,使得研究者有可能对其全身形态结构进行复原。从形态结构出发,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这一标本所代表的个体在直立行走方面的能力,仍有很大的歧见。本文以露西的人体测量数据为基础,辅以现代人及黑猩猩的身体质量分布数据,建立起一套露西的静力学模型,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各种可能行走方式的运动方程"驱动"静力学模型,由此分析各种静力模型/运动方程组合导致的生物力学特征。最初结果显示,若露西以现代人运动方程直立行走,髋、膝、踝关节的能量消耗较小,且分布比较合理。但深一层的分析显示,包括露西在内的南方古猿股骨标本均表现了较强的在矢状面的抗变形能力与以屈膝屈髋方式行走的露西的力学需求相合,显示另外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浙江安吉上马坎遗址石制品研究
    张森水,徐新民,邱宏亮,王恩霖,罗志刚
    2004, 23(04):  264-280. 
    摘要 ( 219 )   PDF (690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马坎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依其总性质可归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下简称南方主工业)。依试掘结果看,可能存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活动面,在阶地顶面下311—315cm处,发现石制品13件,占试掘石标本的35.13%,占石制品的44.83%;从平面分布看,上述13件中有8件发现于513—581cm之间,由此看来活动面中心区可能偏西。该地点的时代,与宣州陈山地点对比,最早的可能不晚于距今40万年前,最晚的进入更新世晚期。
    安徽芜湖金盆洞旧石器地点2002年发掘报告
    金昌柱,董为,高星,刘武,刘金毅,郑龙亭,韩立刚,谢小成,崔宁,张颖奇
    2004, 23(04):  281-291. 
    摘要 ( 239 )   PDF (354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1年春季,在安徽芜湖石镇发现了一处富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称为金盆洞的洞穴堆积。翌年秋季,对金盆洞化石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化石发掘,发现人工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共伴,收集到10余件人工制品和3千余件哺乳动物化石,初步搞清了这一地点的地层、化石种类分布及其时代。经初步研究,金盆洞出土的动物化石可以归入8个目18个科23个属27个种哺乳动物;该动物群与和县龙潭洞的动物群最接近,其次为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动物群较接近,其生存时代很可能是中更新世晚期。金盆洞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长江下游石灰岩地区的洞穴和裂隙堆积中具有发现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的潜力。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初步研究
    陈福友,高星,裴树文,冯兴无,卫奇,朱松林,李国洪,吴天清
    2004, 23(04):  292-306. 
    摘要 ( 220 )   PDF (709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冉家路口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境内,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埋藏于长江干流的第Ⅲ级基座阶地底部,石制品经过了短距离的搬运和扰动。2001年进行的第2次发掘揭露面积500m2,出土石制品680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原料全部就地选取河滩砾石,以锤击法生产石片。石器以大型和中型为主,砍砸器和刮削器是主要类型,其它有凹缺器、薄刃斧、手镐、两面器和石球等;石器毛坯以石片为主,占80.5%;石器采用锤击法加工,以单向加工为主,另外有少数错向和双面加工,器型比较稳定;石器类型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同时呈现较强的石片工业特点。地貌对比和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冉家路口遗址的时代处于中更新世晚期,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宁夏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
    高星,裴树文,王惠民,钟侃
    2004, 23(04):  307-325. 
    摘要 ( 158 )   PDF (841KB)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2年4—5月在宁夏开展的考古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30余处。2003年4月再次调查并对上年发现地点进行复查,确定了灵武地区水洞沟、施家窑、张家窑和固原地区彭阳县岭儿村4处地点群,采集石制品300余件,动物化石20余件,大部分来自地层断面上。石制品个体多较小,类型多样。从地层和石制品特征判断,新地点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水洞沟文化时代相当;少许材料发现自早于水洞沟工业的层位。此项调查扩大了宁夏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分布区,对探讨水洞沟文化的分布范围、渊源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东西方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和DYS390多态性研究
    段然慧,刘伟强,周慧,朱泓
    2004, 23(04):  326-330. 
    摘要 ( 173 )   PDF (156KB)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居住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当中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51例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扫描对其DYS19和DYS390两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扫描研究其遗传多态性。对于DYS19基因座,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等位基因分布呈现"M"形分布,以DYS19*14和DYS19*16最常见,基因频率分别为0.353和0.510;对于DYS390基因座,其人群等位基因分布也并非呈现"钟形"分布,而是以DYS390*21和DYS390*24两种基因型基因频率最高,并且DYS390*21为此人群等位基因重复次数最少的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235和0.431,这可能是提示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的来源包含两个不同的群体分支。
    中国27省市汉族大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
    张迎修
    2004, 23(04):  331-333. 
    摘要 ( 151 )   PDF (86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长类相互理毛的影响因素、功能及其利益分析
    李银华,李保国
    2004, 23(04):  334-342. 
    摘要 ( 268 )   PDF (258KB) ( 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毛行为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理毛的对象可分为自我理毛(Autogrooming)和相互理毛(Allogrooming),其中相互理毛是灵长类重要的社会行为。现在认为相互理毛可能与社会参量(亲缘关系、性别、年龄、等级制度、繁殖状况等)有联系,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本文论述了理毛行为的分类、影响相互理毛的因素、相互理毛功能假说及其相互理毛的投入-收益分析,以便人们对相互理毛的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张森水先生与他的《旧石器考古论文集》
    高星
    2004, 23(04):  343-344. 
    摘要 ( 174 )   PDF (62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