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虚拟专题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7-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类学学报
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人骨研究
朱泓;张全超
2007, 26(02): 97-106.
摘要
(
496
)
PDF
(304KB) (
1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颅骨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井沟子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汉代扎赉诺尔组、近代蒙古组最为接近。
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
李海军;吴秀杰
2007, 26(02): 107-115.
摘要
(
233
)
PDF
(500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4年刘玉林等报道了在甘肃泾川发现的一具晚期智人头骨化石,判定该头骨代表一个女性青年个体。本文检查了顶矢状脊、乳突、耳孔上脊、枕外脊、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枕骨圆枕和肌脊8项非测量性状,及星点间宽、星点至人字点距离、颅宽、耳上颅高、顶矢状弦、颞骨鼓板长和宽7项测量性状,并就7项测量性状与武山头骨进行了对比,认为它更有可能属于男性。
陶寺、上马、延庆古代人群臼齿磨耗速率的比较研究
何嘉宁
2007, 26(02): 116-124.
摘要
(
232
)
PDF
(277KB) (
1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Scott定义的臼齿磨耗级别系统,对陶寺、上马、延庆三组人牙的第一、第二臼齿磨耗情况进行观察,并通过主轴回归分析对其磨耗速率进行比较和讨论。在经济类型上,陶寺和上马属于农业经济,但陶寺的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延庆畜牧业则比较发达。分析表明三组人牙均表现出臼齿磨耗速率下颌快于上颌的特点,而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在组间差别上,上马组的磨耗速率似略快于其他两组。磨耗速率的组内、组间差异与上下颌牙齿咬合关系、口腔咀嚼生理以及不同经济文化古人群的食物构成等差异有关。
“桐梓人”化石具有氟斑牙的病征吗?
李永生
2007, 26(02): 125-127.
摘要
(
156
)
PDF
(145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桐梓人”化石具有“氟性斑釉齿病症”一说提出不同意见,以维护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方法:依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方案,从氟斑牙的诊断、环境水氟的测定、动物患病情况三方面与吴文对化石牙齿的描述认定相比较。结果:仅凭“有三颗牙齿的牙冠有明显的黄色小凹坑”不能确立“氟斑齿病症”的认定;测环境水样含氟量在0.1—0.3mg/L之间,属正常范围;同期出土的动物化石无氟斑牙病征。结论:“由于人们生前饮用含氟量较高的水”而致“桐梓人”化石具有“氟性斑釉齿病症”的认定是缺乏依据的。
现代中国人眼眶的形态变异
吕锦燕
2007, 26(02): 128-137.
摘要
(
294
)
PDF
(487KB)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证实人类骨性[眶形态具有明显的]化变化,在现代人群之间的表现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因而[眶形态是研究人类]化及现代人群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学术界对与眼眶形态有关的许多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或有争议。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3项代表眼眶形态的性状在五组全新世近代—现代人群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结合对比了部分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标本。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地区,人类[眶的高低变异在]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代变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出现了区域性的差异,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方形眼眶应该是中国人群较稳定的连续性特征,其高出现率从更新世一直延续到现代;在中国人群中,眼眶外下侧缘圆钝这一特征应该也是从更新世一直延续到现代的,但是其高出现率则只维持到新石器时代为止。
许昌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李占扬
2007, 26(02): 138-154.
摘要
(
239
)
PDF
(576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成果。文化遗物埋藏于上、下两套湖相沉积层内。在90m2范围内,共出土石制品2 452件,动物化石(包括人工骨器)约3 000件。石制品采用大石英岩和小脉石英砾石为原料,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打片和加工采用锤击法,少量采用砸击法。石器毛坯多为断片和断块,多数器型不规则,但也有一些精致加工的小石器。脉石英石器以刮削器为主,还有尖状器、雕刻器、钻器等。石英岩石器以砍砸器为主,兼有手镐和石球。两种石料石器类型形成互补。由于脉石英质石料占主导,石器总体以小型为主。灵井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部分砾石制作的砍砸器等反映了南方主工业的因素。从地层、遗物和古环境判断,2005年出土的石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上下地层关系分析,本地区不存在中石器文化遗存。
贵州“过卯”水族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余跃生;王克松;陆玉炯;戎聚全;邱祥智;莫永安
2007, 26(02): 155-164.
摘要
(
192
)
PDF
(479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过卯”水族462人(男238,女224)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28个,测量项目64个。调查对象年龄20—55岁,三代均为“过卯”水族。分析结果表明:“过卯”水族属圆头型;男性狭面型,女性中面型;阔鼻型;宽手型,窄肩型,中腿型;男性瘦长体型,女性中间体型;男性亚中等,女性矮型身材。与我国南方其他24个少数民族群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过卯”水族体质特征与湖南侗族、白裤瑶、贵州毛南族接近。贵州“过卯”水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具有现代黄种人的容貌特征。
肿瘤患者皮纹特征的量化分类初步分析
张亮;屈景辉;师建国;张恒
2007, 26(02): 165-170.
摘要
(
199
)
PDF
(346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肿瘤患者的指纹和掌纹按照标准的分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用χ2检验的方法,发现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在指纹和掌纹的出现率上均存在差异,这些结论为搭建量化皮纹特征模型、建立量化的皮纹特征指标体系、患者与对照组的分类判别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白族手掌主线分布的研究
张本斯;李庄;杨新文;朱建华;王凡;李瑞祥
2007, 26(02): 171-178.
摘要
(
202
)
PDF
(285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300名正常白族人的手掌主线分布,为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提供正常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手续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结果:A主线,Ⅲ型占96%、Ⅴ型2.17%、Ⅰ型1.83%;B主线,Ⅴ型93%、Ⅶ型7%;C主线,Ⅴ型44.5%、Ⅶ型40.67%、Ⅸ型11.67%、O型3.16%;D主线,Ⅸ型47%、Ⅶ型46%、Ⅺ型7%。主线分布以35′5″7、35′79、35″79为主(占76.67%)。39.67%的个体双手主线对称分布,以35′5″7为主(15%)。MLI平均为6.25±1.37,MLIT为22.52±3.00,二者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3.17%的个体缺失c三叉。结论:白族人的手掌主线和其他民族有共性又有其特异性。
湖南苗族、侗族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调查
皮建辉;邓莉;雷鸣枝;吴亿中;戴丹;余勇辉
2007, 26(02): 179-182.
摘要
(
233
)
PDF
(169KB)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湖南苗族、侗族共648例的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利眼、足趾长、起步类型、耳耵聍、指甲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两个民族的多数人属于右利眼、拇趾长于二趾、左起步、干型耵聍和长形指甲;2)两个民族的左利眼出现率和拇趾长于二趾的出现率高于国内多数人群;3)足趾长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民族间差异;苗族利眼和方形指甲出现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内性别差异;4)5项特征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上/更新世动物群中人类与食肉动物“印记”的识别
Christopher J.NORTON;张双权;张乐;高星
2007, 26(02): 183-192.
摘要
(
238
)
PDF
(283KB)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上/更新世的何时开始,人类的祖先能够成功地与食肉动物争夺大型的猎物资源?这是古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埋藏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埋藏学研究是建立在现实研究和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死亡年龄分布、骨骼单元分布、骨骼表面改造痕迹的相继引入逐渐丰富了这一学科的研究体系。
通知公告
更多>>
黄慰文先生生平简介
2024-09-25
黄慰文先生在京逝世
2024-09-25
有奖问卷|开奖啦!
2023-12-31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编委会成员调整公告
2023-12-31
有奖问卷|一起让《人类学学报》变得更好!
2023-12-15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开通邮件订阅啦!
2023-08-10
6月20日《人类学学报》云主机停机迁移公告
2023-06-13
2022年度《人类学学报》稿件分析
2023-04-13
《人类学学报》征稿简则20221219版发布!
2022-12-19
庆祝《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纪念视频
2022-08-15
6月19日《人类学学报》稿件系统维护公告
2022-06-16
《人类学学报》工作规范调整公告
2022-05-10
深切哀悼吴新智先生
2021-12-05
《人类学学报》期刊学术诚信声明
2021-11-15
《人类学学报》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系统
2021-04-27
2021年《人类学学报》变更为双月刊
2020-12-31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举行
2020-09-03
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4期,即将推出“新方法、新技术在生物人类学上的应用”特...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即将推出“早期人类演化-年代、地层、环境与科技考...
2020-08-02
黄慰文先生生平简介
2024-09-25
黄慰文先生在京逝世
2024-09-25
有奖问卷|开奖啦!
2023-12-31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编委会成员调整公告
2023-12-31
有奖问卷|一起让《人类学学报》变得更好!
2023-12-15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开通邮件订阅啦!
2023-08-10
6月20日《人类学学报》云主机停机迁移公告
2023-06-13
2022年度《人类学学报》稿件分析
2023-04-13
《人类学学报》征稿简则20221219版发布!
2022-12-19
庆祝《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纪念视频
2022-08-15
6月19日《人类学学报》稿件系统维护公告
2022-06-16
《人类学学报》工作规范调整公告
2022-05-10
深切哀悼吴新智先生
2021-12-05
《人类学学报》期刊学术诚信声明
2021-11-15
《人类学学报》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系统
2021-04-27
2021年《人类学学报》变更为双月刊
2020-12-31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举行
2020-09-03
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4期,即将推出“新方法、新技术在生物人类学上的应用”特...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即将推出“早期人类演化-年代、地层、环境与科技考...
2020-08-02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热点评述
更多>>
热点评述|150万年前人类已经系统性地制造骨制工具
专家点评|牙齿微痕的生物考古研究前景广阔
专家点评|《乌兰木伦遗址非完整骨骼成因的实验考古学》短评
专家点评|山西下川遗址古人类剥片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2025主编新年寄语
2024年中国人群古DNA研究代表性成果及进展评述
创新发展的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 ——2024年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评述
2024年体质人类学代表性成果及其进展评述
人类演化:地质、年代与科技考古领域2024研究进展
2024年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物研究进展
2024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新进展
专家点评|加强理论建设,勇攀科学巅峰——纪念北京人第一件头盖骨发现95周年专辑点...
专家点评|亚洲地区在古人类演化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点评|读《人类学学报》纪念北京猿人第1头盖骨发现95周年学术专辑
专家点评|读现生人体质测量学专辑想到的
推荐阅读&专家点评:中国活体测量研究的回顾及专辑论文评述
主编推荐|细石叶技术及其形成机制解读
专家点评|中国猩猩化石研究中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专家视角|品读“泥河湾”
2023年中国人群古DNA和古蛋白研究代表性成果及进展评述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知网
ScienceDirect数据库
Wiley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