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7-03-15
    人类学学报
    甘肃石峡口旧石器遗址第1地点发掘报告
    任进成;周静;李锋;陈福友;高星
    2017, 36(01):  1-16. 
    摘要 ( 326 )   PDF (6987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峡口遗址第1地点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石峡口村,遗址埋藏在清水河右岸一级阶地中。遗址地层分为7层,其中第5、6层中包含丰富的文化遗物,分别命名为第1、2文化层。2015年对该遗址的试掘共发现用火遗迹2处、石制品406件、动物化石201件、古人类牙齿化石1件、串珠装饰品2件以及烧骨、大量的石质碎屑和碎骨等。遗址两个文化层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是一处包含较多细石叶技术产品的遗址。石制品总体以微型、小型居多;原料主要为石英、燧石;细石核类型丰富,除楔形、柱形、锥形外,古人类还直接选用形态不规则的块状毛坯剥离细石叶,显示了熟练的细石叶工艺;普通石片的生产方法主要为硬锤锤击法,偶见砸击法;石器类型包括边刮器、端刮器和两面尖状器等。动物化石比较破碎,经初步鉴定有普氏羚羊、马科、鸵鸟等种类。遗址的年代为17.2~18.5ka cal BP,处于末次盛冰期(LGM),文化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发掘简报
    林壹;顾万发;汪松枝;何嘉宁;刘拓;陈宥成;赵潮;王幼平
    2017, 36(01):  17-25. 
    摘要 ( 387 )   PDF (3590KB)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方家沟村,2014~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原地埋藏的遗迹现象。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砧、工具等,整体面貌属于华北常见的石片石器工业。古人类在自然沟内短期活动形成的遗迹(G1)蕴含了空间利用方式的信息,对于进一步研究嵩山东麓MIS3阶段人类活动与行为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盆地南部(蔚县盆地)发现一处重要古人类活动遗址群
    裴树文
    2017, 36(01):  26-26. 
    摘要 ( 264 )   PDF (575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亚最早且集中的证据所在地,是研究中国北方早期人类演化和环境关系的关键地区。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泥河湾盆地东北部阳原县境内的岑家湾台地,而更新世泥河湾层出露良好的蔚县盆地的工作尚未系统开展。蔚县盆地处于广义泥河湾盆地的南部偏东位置,为四面环山的山间断陷盆地,在吉家庄一带出露厚度超过20m的
    湖北郧县肖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赵海龙;徐廷;王利;苏作巍
    2017, 36(01):  27-37. 
    摘要 ( 368 )   PDF (3533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郧阳区安阳镇钟家河村,埋藏于丹江口库区汉江左岸第二级堆积阶地,遗址所在地三面环水,北靠低山。2010年10月-12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 m~2,出土石制品41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断片和碎块碎片等。古人类利用河流砾石,就地取材加工石制品;硬锤锤击是主要剥片方法;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边刮器为主要类型。石制品特点显示石片工业特点。石制品类型以石片类和断块类为主体,石制品拼合率近10%,是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遗址。通过与丹江口库区相关旧石器遗址的比较,结合地貌地层特点,推测该遗址形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在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
    周振宇;关莹
    2017, 36(01):  38-48. 
    摘要 ( 229 )   PDF (3775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发掘、研究、展示等各个领域。通过对石制品的三维重建,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一些过去只能估算的测量指标得以精准化,由此催生出许多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回顾了十几年来三维重建方法在石器分析研究中的实例,如石制品的表面积、体积测量,台面、砾石面/人工面、片疤的精确数值获取,以及三维空间中打击方向、角度的判定等等,有效推动了石制品的深入研究。不同的三维重建技术各有优劣,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不受设备、场地、人员技术要求的限制,能够快速、准确地建立石制品的三维模型,并且获取如面积、体积、角度等通常难以准确测量的数据信息,其生成的点云、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图等还可以导入其他软件拓展使用。该技术的诸多优点,使其可以成为旧石器考古发掘、研究的日常工具。
    伊朗旧石器考古简史及早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刘拓
    2017, 36(01):  49-61. 
    摘要 ( 332 )   PDF (3166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朗作为亚洲大陆腹地沟通东西方的大国,对探究旧石器时代早期东亚和西方石器工业面貌的差异,是重要的地理节点。然而伊朗旧石器的材料相对匮乏,外人知之甚少。为方便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伊朗的自然与政区地理概况,梳理了伊朗一百多年旧石器考察、发掘和研究的时间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其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现状予以整理。伊朗旧石器的研究程度目前尚低,不宜过早做出结论;从现有证据看,伊朗西部受一定程度的阿舍利传统影响,而东部几乎不见;最后从传播路径的角度,推测了伊朗及周边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可能的文化图景。
    许家窑遗址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
    栗静舒;张双权;高星;Henry T.Bunn
    2017, 36(01):  62-73. 
    摘要 ( 217 )   PDF (1231KB) ( 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是许家窑遗址动物群中的优势属种。本文基于对这两种动物牙齿材料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了遗址中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并对上、下文化层的死亡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知古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特点。通过与马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以及死于不同原因(如疾病或营养衰竭、食肉动物猎杀、现代人类狩猎等)的年龄结构对比,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许家窑文化早期(下文化层)可能通过捡拾自然死亡的动物尸体、与食肉类动物抢夺猎物、主动狩猎等多种方式获取马科动物,而在许家窑文化晚期(上文化层)可能以主动狩猎作为获取马科动物的主要方式。此外,古人类在遗址的早期就可能已经具有捕获整个马科动物居群中任意年龄个体的能力,并能做出最优化判断,有选择地去捕猎脂肪和肉量较高的壮年动物群体。
    现代中国人颞骨乳突后部的形态变异
    贺乐天;刘武
    2017, 36(01):  74-86. 
    摘要 ( 370 )   PDF (1882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颞骨因其复杂的表面及内部结构成为演化研究的重要解剖部位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对现代人颞骨形态与变异的细致研究及对比数据,对颞骨一些特征的定义和鉴定价值还存在争议。迄今为止,尚无学者对现代中国人群颞骨形态与变异做过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颞骨乳突后部一些典型性状的形态变异在现代中国人及部分古人类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除乳突旁隆起的发育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外(不受地区差异影响),乳突切迹、枕乳嵴、枕动脉沟的出现率和发育水平既不受地区差异影响,又无性别差异。2)现代中国人乳突后部形态总体表现为窄而深的乳突切迹、明显的乳突旁隆起、以及发育程度较弱的枕动脉沟和枕乳嵴;3)在本文所研究的性状中,乳突切迹、乳突切迹前端隆起、乳突旁隆起、枕乳嵴和枕动脉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个体变异;4)一些被认为属于尼安德特人衍生特征的性状在中国古人类和现代中国人的乳突后部都有出现;5)本文研究的颞骨乳突后部形态特征在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表现与现代中国人接近。
    赤峰兴隆沟遗址人类椎骨疾病的生物考古学研究
    侯侃;王明辉;朱泓
    2017, 36(01):  87-100. 
    摘要 ( 290 )   PDF (1863KB) ( 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赤峰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人类椎骨上椎体的退行性关节病(DJD)和黄韧带骨化(OLF)进行了生物考古学研究,制订了这两种病症患病程度的分级记录标准,并对患病率和患病程度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两性的对比发现DJD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颈椎患病较多而女性腰椎患病较多,OLF的主要差异则是男性胸椎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通过与对比组的比较,发现兴隆沟组腰椎、颈椎DJD患病率相对较高,并再次验证了两性患病情况存在的明显差异;兴隆沟组OLF患病率与对比组也有显著差异。兴隆沟组的椎骨患病情况不一定与生业模式有关,只反映了脊柱承受负荷的情况,其差异暗示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建议开展其他方面研究以详细了解其行为模式,同时要重视建立统一的古病理研究标准的重要性。
    海南临高人身体成分分析
    宇克莉;郑连斌;李咏兰;包金萍;任佳易
    2017, 36(01):  101-109. 
    摘要 ( 288 )   PDF (2926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临高县测量了415例(男性为211例,女性为204例)临高人的体重、身高及体成分指标值。临高人男性体重、身高、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都大于女性,但总体脂率、躯干及四肢脂肪率则小于女性。随年龄增长,临高男性总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躯干脂肪率呈线性上升,而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躯干肌肉量呈线性下降。男性躯干部位的脂肪逐渐堆积,这导致临高男性总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躯干脂肪率与年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随年龄增长,临高女性总体脂率、总肌肉量、BMI、内脏脂肪等级、身体大部分部位的脂肪率、四肢肌肉量都呈线性增长(P<0.05或P<0.01)。女性的躯干和四肢脂肪率共同增加导致总脂肪率的增大,四肢肌肉量的增加导致总肌肉量的增大。临高男性体脂不发达,体脂率小于邻近汉族。临高人体脂发育情况与黎族较为接近。临高人肌肉较为发达。
    早期鲜卑人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张国文;陈凤山;孙祖栋;Richards MP
    2017, 36(01):  110-118. 
    摘要 ( 237 )   PDF (5974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呼伦贝尔地区扎赉诺尔、团结和东乌珠尔早期鲜卑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揭示早期鲜卑的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鲜卑人的食物来源兼具C_3类和C_4类,其中C_4类食物很可能来自其从事的少量粟作农业。人具有较高的δ~(15)N值,且与动物的δ~(15)N值差异较大,表明人的营养级较高,肉食资源在食物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这可能来自于早期鲜卑人所从事的游牧及狩猎经济的贡献。C、N、S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来自于当地的陆生系统,而个体马(DW M3(1))具有较高的δ~(13)C和δ~(15)N值以及明显不同于其他样品的异常高的δ~(34)S值,说明此个体可能属于来自于其他地质环境的"外来者"。
    郑州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记录的夏商时期农业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杨玉璋;袁增箭;张家强;程至杰;禤华丽;方方;张居中;顾万发
    2017, 36(01):  119-130. 
    摘要 ( 425 )   PDF (1962KB)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朝向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共业:古人类学、考古学与遗传学的交叉与整合
    高星
    2017, 36(01):  131-140. 
    摘要 ( 386 )   PDF (822KB)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方兴未艾的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在遗传学、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三个领域内进行。学者们提出了"多地区进化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出自非洲说"、"融合说"等观点与假说,有的学说针锋相对,南辕北辙。究其原因,除了相关研究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只是在局部问题与材料上做分析和解释,尚无法得出全面、能被普遍接受的结论外,由于不同学科存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的不同,学科间缺少了解、沟通与协作,出现一些学术语言和研究结论不被彼此理解和接受的情况,存在一定的误解与无谓的争论,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借鉴、互动和成果的共享,进而妨碍了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并达成学术共识。其实,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每个学科也有难以克服的弱点,在解决人类起源与演化这样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包打天下,独享其成。因而,开展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传统的古人类学、考古学与新兴的分子生物学之间的交叉与协作,明确彼此的关注点、需求和专长,凝练共同的学术问题和目标,整合现有的研究问题、资源与成果并向着共同的学术方向一道前行,是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并破译现代人起源这一重大命题的必要举措。
    “石器研究:新发现、新思考、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概述
    陈宥成;钱益汇
    2017, 36(01):  141. 
    摘要 ( 2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年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石器研究:新发现、新思考、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
    《生物考古学:通过骨骼解读人类行为(第二版)》评介
    张全超;张雯欣
    2017, 36(01):  143-144. 
    摘要 ( 324 )   PDF (627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是一门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遗存的综合研究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1972年,英国考古学家Grahame Clark在其著作《Starr Carr:A Case Study in Bioarchaeology》中首次提出了"生物考古学"的概念,当时的研究范围仅限于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此后,由于受到新考古学理论的冲击,"生物考古学"的概念产生了重大变化,1976年,美国体质人类学家Jane Buikstra在美国第十一届南方人类学会年会(the 11th ann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