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9-08-15
    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思考
    高星, 李锋, 关莹, 张晓凌, John W. OLSEN
    2019, 38(03):  317-334.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9
    摘要 ( 872 )   在线阅读 ( 150 )   PDF (4484KB) ( 4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旧石器考古学的目标、制约和挑战
    Michael Jochim
    2019, 38(03):  335-343.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4
    摘要 ( 408 )   在线阅读 ( 21 )   PDF (864KB)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旧石器研究可以设法解决包括现代人起源和扩散在内的最重大的考古学问题,因此常常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想象。要重建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况显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既有数据局限性导致的实践上的限制,也有试图理解发现本身时遇到的解释性的困难。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实验考古学和民族考古学可以解决其中一些问题,但这也突显了考古学家所面临的限制。

    陕西汉中洋县金水河口旧石器遗址出土石制品研究
    别婧婧, 王社江, 夏楠, 鹿化煜, 王先彦, 弋双文, 夏文婷, 张改课, Mathew L. FOX, 张红艳, 卓海昕, 张文超
    2019, 38(03):  344-36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40
    摘要 ( 671 )   在线阅读 ( 36 )   PDF (2050KB) ( 2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汉水左岸一级支流金水河第四级阶地的金水河口遗址是汉水流域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遗址。2014年6月~2015年2月,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引汉济渭”项目的实施,我们对金水流域金水镇附近的3个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金水河口遗址即为其中之一。该遗址发掘面积370m2,出土不同类型石制品1210件。研究显示在金水河口遗址生活的古人类主要选取附近河滩砾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及工具加工。石制品的岩性以石英和石英岩为主,硅质灰岩次之,并少量使用了石英砂岩和花岗岩原料。古人类主要使用锤击法剥片。遗址中石核的利用效率较低,近半数石片有直接使用的痕迹。加工工具的毛坯以石片为主。工具类型除了刮削器、凹缺器、石锥等小型工具之外,还有砍砸器、手镐、重型刮削器等重型工具。遗址中碎屑数量很少。石制品组合以刮削器等小型工具为主,也包含少量重型工具。相较于汉中盆地已发现的遗址,金水河口遗址的文化面貌与洛南盆地中更新世的龙牙洞遗址更相似,但是重型工具的比例更高。由于遗址堆积物已超出了钾长石红外后释光测年法(post-IR IRSL)的测年范畴,目前只能给出遗址的埋藏时间下限,即埋藏石制品地层的年代不晚于150 ka。作为汉中盆地有明确测年的中更新世晚期遗址,金水河口遗址为我们系统了解汉江支流金水河流域和秦岭地区的石器工业特点、遗址地层堆积及年代等提供了新的、丰富的材料。

    中国的骨针及其对晚更新世人类扩散的指示意义
    鲁可
    2019, 38(03):  362-37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3
    摘要 ( 824 )   在线阅读 ( 67 )   PDF (3356KB) ( 26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由d’Errico教授率领的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研究者的工作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骨针出现于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地区,且这两个地区的骨针可能是独立起源。中国考古学的纪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本文将这一工具类型与石器技术和环境背景结合考察,探讨更新世晚期后半段发生的人群的扩散。我们通过材料的梳理证明,中国北方地区的骨针,是出现于距今31000年前的一次技术创新,这一技术创新以石核-石片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旧石器晚期的到来为背景。距今25000年,一种新形制的骨针出现。这些骨针形制扁平,与细石叶技术同时出现。这可能反映了欧亚大陆西方人群的东迁,这些人群带来了细石叶技术。更新世末,骨针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有多种用途。在晚冰期末段,中国北方地区的骨针不仅与细石叶技术共出,同时也与石核、石片和陶器共出。在中国南方地区,在距今12000年前,骨针的出现与石核-石片技术同时出现。南方地区的骨针或是本地的的发明,或由末次冰期前北方人群的南迁带来的。长江以南地区,骨针与石核、石片和陶器在更新世晚期同时出现。更新世晚期中国南北方地区同时出现的这一工具组合,即石核、石片、陶器和骨针,预示着南北方地区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可能存在着长距离的人群的移动和文化的交流。

    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叶工业的年代与特征
    LEE Heonjong, LEE Sangseok
    2019, 38(03):  373-38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7
    摘要 ( 542 )   在线阅读 ( 34 )   PDF (5514KB) ( 2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韩国石叶组合的区域特征,并在近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向朝鲜半岛的迁移进行了概述。除了西伯利亚的阿尔泰地区等及华北的水洞沟外,石叶组合在东亚地区的旧石器遗址中十分罕见。1990年底,韩国密阳市的Koreri遗址发现了一个典型的石叶石器工业遗存。在过去的十年间,韩国还发现了数个重要的遗址。朝鲜半岛的砾石石器工业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早阶段,而在大约40kaBP,朝鲜半岛出现了石叶组合。在这些典型的石叶地点中,未发现大多数种类的重型工具。这些特征表明,朝鲜半岛的石叶工业可能是人类迁移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韩国的石叶工具工业在25~10 kaBP被细石叶工业取代,相反,这两种文化可能是由移居朝鲜半岛的不同人群产生的,在细石叶的使用用群体迅速扩散到整个朝鲜半岛时,石叶工业仍然延续,在25~15 kaBP的时间里与细石叶工业并存。

    甘肃齐家文化中仪式性开颅手术初探
    Jenna M DITTMAR, 詹小雅, Elizabeth BERGER, 毛瑞林, 王辉, 赵永生, 叶惠媛
    2019, 38(03):  389-39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5
    摘要 ( 776 )   在线阅读 ( 28 )   PDF (2617KB) ( 2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脑外科手术的一种,开颅术在世界多地史前遗址中均有发现。大量发现表明开颅术在颅骨上的尺寸、位置及手术原因千差万别。开颅术在中国境内亦有发现;但在齐家文化(2300-1500BC)遗址中十分少见。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潭县陈旗乡的磨沟遗址是一处重要的齐家文化墓葬遗址。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例磨沟出土的开颅个体,该成年男性个体(M179:R2)颅骨上有愈合程度较高的开颅术的痕迹;同时,将其与其他同时期(3000~0 BC)中国出土的开颅术个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论证阐述开颅术实行的原因及过程。该个体左侧顶骨冠状缝后侧位置处有一圆形穿孔,其小孔边缘不甚规则,且有明显愈合痕迹。穿孔切口的特征显示该穿孔由刮削法完成。但由于该穿孔高度愈合,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完成穿孔所使用的工具。该个体上开颅术的特征以及相关考古学资料使得作者们认为M179:R2进行开颅术的原因或与巫术仪式有关。同时,磨沟出土的其他带有开颅术个体(大多数是男性,且颅骨开颅处愈合程度较高)也支持这一观点。

    人类牙齿齿冠和齿根分离两种技术方法对牙釉质厚度测量的影响
    潘雷
    2019, 38(03):  398-40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28
    摘要 ( 578 )   在线阅读 ( 14 )   PDF (1560KB) ( 17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和虚拟图像处理技术的灵长类牙齿测量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分离三维虚拟模型的齿冠和齿根,再进行后续测量工作,如计算机辅助的生物力学分析、釉质厚度测量等。而分离齿冠和齿根这一步骤,目前有多种方法,如,1)根据齿颈线切分齿冠,或2)人工建立基底平面切分齿冠。为了评估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后续的牙齿测量学上的影响,本文使用三维方法测量了82例化石和现代人类下颌后部牙齿的釉质厚度,包括南方古猿、早期人属、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使用配对t检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釉质厚度数值上没有显著差别,但随后进行的种间比较发现,使用基底平面切分齿冠的方法比较费时,更依赖于测量者的人工操作,并且可能弱化了物种间前臼齿绝对釉质厚度的差异,造成系统误差。其原因是对于前臼齿和前部牙齿等齿颈线形状不规则的标本,基底平面难以建立或误差较大。在未来对釉质厚度的种间差异的研究中,特别对齿颈线形状不规则的标本(如人类前部牙齿及猩猩、黑猩猩的牙齿等),本文推荐使用齿颈线分离齿冠和齿根,测量和计算齿颈线之上的釉质厚度。釉质厚度有一定的分类学、功能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意义。本文积累了一批可供未来对比研究的原始数据,并且发现尼安德特人前臼齿的相对釉质厚度显著小于现代人,这与前人利用臼齿、犬齿所做的对比研究结果相同,支持了尼安德特人拥有较薄的相对釉质厚度这一观点。

    地理信息系统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以贵州马鞍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例
    张乐, 张双权, 高星
    2019, 38(03):  407-41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8
    摘要 ( 454 )   在线阅读 ( 21 )   PDF (2585KB) ( 18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多学科领域的融合方面已经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这一手段的使用还明显有所欠缺。本文尝试将这一技术手段应用于贵州马鞍山遗址(距今约43~16 kaBP)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之中。在上千件石制品与数十件骨制品之外,马鞍山遗址还出土有大量的动物化石,从而使其成为检验与实践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良好媒介。本文以ArcGIS软件包中的空间分析工具为技术依托,重点对遗址出土的大型动物(包括Bubalus sp 和 Megatapirus augustus) 的骨骼单元分布模式进行了更为准确的统计与分析。本项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GIS系统在大型动物遗存的量化统计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此外,这一技术手段还有望在第四纪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发挥与应用。

    文化现代性与行为超级适应性之路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系列课程纪要
    尼古拉斯 J. 康纳德, 韩芳
    2019, 38(03):  419-445.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36
    摘要 ( 487 )   在线阅读 ( 23 )   PDF (9289KB) ( 1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康纳德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做系列讲座的内容概要,包括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的介绍,及其团队通过对四处重要遗址(群)长期发掘所研究的人类演化重要学术问题的成果:1) Schöninge遗址及相关问题;2)南非Sibudu遗址和其他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及早期现代人行为;3)Tönchesberg, Wallertheim等遗址的发掘与尼安德特人石器技术的多样性;4) Swabian Jura洞穴发掘和艺术、音乐的起源。通过此次系列讲座,他与中国学者分享国外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方法、旧大陆西部不同区域遗址的考古学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推进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

    山东新泰乌珠台人类牙齿的形态学特征
    孙承凯, 孙小玲, 周蜜, 刘立群, 邢松
    2019, 38(03):  446-45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41
    摘要 ( 449 )   在线阅读 ( 28 )   PDF (2866KB) ( 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在东亚发现的晚更新世现代人化石及其研究使得关于该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更加复杂,更多该时段人类标本的研究有助于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1966年在山东新泰乌珠台发现一枚古人类下颌臼齿,吴新智和宗冠福(1973)对其进行了报道,而后再无详细研究。本文将使用牙齿非测量性状的半定量化(分级)、齿冠外轮廓形状的几何形态测量、基于显微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或 micro-CT)的釉质厚度、釉质厚度分布规律和齿质表面三维结构复原等方法对乌珠台人类牙齿进行综合研究,进而对东亚晚更新世古人类牙齿形态特征变异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结果显示,乌珠台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基本与现代人接近,但其所表现出的三角座横脊、Y型齿沟排列、原附尖在现代人中出现率较低,而更多发现在直立人或尼安德特人中。相对于东亚其他晚更新世现代人,乌珠台M3所表现出的特征组合具有特殊性,增加了东亚晚更新世现代人的牙齿形态特征多样性。未来研究可尝试测定乌珠台人类牙齿的绝对年代,以更好的将其归入到现代人演化序列中去。

    石灰岩石器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 ——以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
    贺存定, 赵卓, 余金声, 吴婵, 胡鑫, 吴雁
    2019, 38(03):  460-47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42
    摘要 ( 483 )   在线阅读 ( 12 )   PDF (4265KB) ( 1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对石灰岩石器进行复制与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些石灰岩在石器打制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石灰岩石器在常规的砍砸、切割、挖掘等行为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和效率。通过实验标本与遗址出土石器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应存在优选天然毛坯直接使用而形成的“使用石器”,类型主要集中在砍砸器和手镐等重型工具,但二次加工的石器比“使用石器”更为有效耐用;有尖类石器在作用于硬性对象或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时容易产生残损,与出土有尖类石器较高的残损率相吻合;把手修理在石器使用过程中显得非常必要,为遗址出土石器普遍存在把手修理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