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8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9-02-15
    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综述
    裴树文
    2019, 38(01):  1-1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10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10
    摘要 ( 575 )   在线阅读 ( 59 )   PDF (4164KB) ( 3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鉴于旷野遗址在保存早期人类化石及遗物方面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地质考古学为出发点,系统分析有关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对Glynn Isaac在东非创立的一套系统解读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梳理。此外,作者以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埋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目前从事旷野遗址成因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学术意义,并对中国境内有关遗址成因研究以及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讨论。

    吉林抚松枫林遗址细石核研究
    田川, 徐廷, 关莹, 高星
    2019, 38(01):  19-3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63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63
    摘要 ( 568 )   在线阅读 ( 40 )   PDF (5035KB) ( 1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枫林遗址是坐落于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1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抚松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了数量丰富的石制品,类型包括细石叶、细石核、石叶和精加工的石器等,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其中,细石核典型、精美,具备从原料采备、初期加工、调整再利用到使用废弃的各阶段特征。本文运用“操作链”的分析理念,以动态的视角对该遗址楔形石核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对于细石核的技术与类型分析表明,该遗址以楔形细石核、工具类细石核等为主体的细石叶工艺产品,代表了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艺的特色。该项研究有助于阐释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地区狩猎采集人群的石器技术特点、工具制作能力和生存模式,为探讨更新世末期细石叶工艺在东亚地区的扩散和人群互动提供新的线索。

    重庆玉米洞遗址发现的骨角牙制品初步研究
    贺存定
    2019, 38(01):  33-4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85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85
    摘要 ( 439 )   在线阅读 ( 20 )   PDF (20513KB) ( 1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狩猎采集经济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依赖动物而生存。作为动物资源的副产品,骨角牙制品是古人类对肉食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表现。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新发现的一处文化面貌特殊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其骨角牙制品颇具特色。本文主要对该遗址的骨角牙制品进行初步的类型学研究,将观察的材料分为骨器(n=104)、骨片(n=2)、骨断块(n=5)、牙器(n=6)和角器(n=3)进行详细记述;同时试图从操作链角度分析该遗址骨角牙制品的制作技术和反映的人类行为,显示出古人类简单粗放、灵活高效的技术特征和生存策略;最后对该遗址出土骨角牙器的时代及古人类行为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玉米洞的骨角牙器的时代介于中更新世-早全新世,简单加工骨角牙制品与精致加工骨角器之间存在连续或断续的发展演变关系,以骨角器的发现作为衡量中国古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标准需要重新考量。

    小议石片石器加工程度的测量方法
    李昱龙
    2019, 38(01):  50-59.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5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58
    摘要 ( 476 )   在线阅读 ( 12 )   PDF (2197KB) ( 1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旧石器考古学中石片石器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石片石器加工程度的测量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有诸多西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本文试图在介绍这些方法的同时,对其进行对比和归类分析,提出石片石器加工程度的测量方法目前可分为以“减核率”为核心的测量方法和不以“减核率”为核心的测量方法两大类。针对石器加工程度测量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在统一的测量标准下,以石器的类型、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为基础对石片石器加工程度进行定量测量。

    智力水平还是文化表现?——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文化精致程度差异研究述评
    张萌
    2019, 38(01):  60-7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69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69
    摘要 ( 498 )   在线阅读 ( 41 )   PDF (1166KB) ( 1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文化精致程度上的区别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考古学者希望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两个假设应运而生:智力水平(尼人不能发展出精致的文化)与文化表现(尼人不需要发展出精致程度较高的文化)。古人类与考古材料显示智力水平假设有缺陷:尼人的基因进入了现代人的基因库中,而且他们有能力学习现代人的技术,在“过渡工业”的材料中可以找到相关证据;与此同时,至今还未找到关系到智力水平的大脑结构证据证明尼人智力水平不如现代人。检验文化表现假设的前提是尼人与早期现代人在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异,却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本文在讨论尼人与现代人人口与社会交流的基础上,认为现代人复杂的社会组织切割了尼人的生活环境,同时火山爆发引起了资源短缺,最终导致了尼人在欧洲灭绝。

    黎族的体成分与体质特征
    李咏兰, 郑连斌, 金丹
    2019, 38(01):  77-8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20
    摘要 ( 964 )   在线阅读 ( 25 )   PDF (1467KB) ( 2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和1988年已经有学者报道了黎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资料,近年来又报道了黎族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目前未见关于黎族身体组成成分的研究,也没有当前黎族的体质人类学数据。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5个黎族村寨进行607例(男为308例,女为299例)黎族成人的人体测量。研究发现,黎族人偏瘦,肌肉较发达。随年龄增长,黎族男性体脂率的增加,主要是躯干脂肪率增大造成的,与四肢脂肪率关系不大。男性由于骨量、躯干和四肢肌肉量的下降造成瘦体质量的逐渐减小。随年龄增长,黎族女性的体脂率呈线性增大,总肌肉量呈线性减小。体脂率的逐渐增大是由于躯干和四肢的脂肪率逐渐增加造成的,总肌肉量的逐渐减小是左下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逐渐下降造成的。黎族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中躯干型、中胸型、宽肩型、中骨盆型、中腿型。与30年前黎族头面部资料相比,本文测量的黎族头宽、面宽值较大,头更圆些、更阔些,面更阔些,红唇较薄,形态面高值较小,男性鼻宽值较小。

    中国木雅人、尔苏人、八甲人与空格人6项不对称行为的特征
    魏榆, 张兴华, 严实, 王子善
    2019, 38(01):  88-9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37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37
    摘要 ( 419 )   在线阅读 ( 6 )   PDF (5582KB) ( 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四川、云南尔苏人、木雅人、空格人、八甲人4个族群进行了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利足、叠腿、起步)的调查,结果显示:1)4个族群中,仅尔苏人、木雅人、八甲人叠臂以L型出现率偏高以外,其余不对称行为特征均为R型出现率较高;2)4个族群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但木雅人、尔苏人与八甲人在扣手这一不对称行为特征上存在族群间差异,木雅人与空格人在叠臂这一不对称行为特征上存在族群间差异;3)统计分析了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仅八甲人多数不对称行为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

    “区域模型生命表”在古人口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楠
    2019, 38(01):  98-10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29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29
    摘要 ( 437 )   在线阅读 ( 16 )   PDF (1451KB) ( 1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普通生命表的归纳总结,“模型生命表”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内在规律。本文将“区域模型生命表”引入古人口学研究,以大甸子墓地为例对婴幼儿组和高龄组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根据校正后数据所编制的简略生命表,该遗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为24.12岁,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更加合理的“U”型。鉴于古人口学中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往往较差,引入“区域模型生命表”对偏差数据校正后再进行人口研究将使所得结论更加合理可靠。

    西藏故如甲木墓地人群牙齿磨耗和食物结构的关系
    张雅军, 仝涛, 李林辉, 赤列次仁
    2019, 38(01):  107-118.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9.0008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9.0008
    摘要 ( 466 )   在线阅读 ( 23 )   PDF (5544KB) ( 1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是迄今为止阿里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葬最集中的古代墓葬群。2012-201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开展发掘工作,发现并清理了11座墓葬,其中8座墓葬的时代略早,约为公元3-4世纪。另外3座为公元7-9世纪的吐蕃时期墓葬。本文对时代略早的8座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人骨进行了牙齿磨耗的观察,计算了每颗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以及前后部牙齿的磨耗差别指数,并选择了7组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生业类型的古代人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故如甲木的古代人群牙齿磨耗与畜牧业人群的磨耗接近,这也符合故如甲木当时的生业类型,即以牧业为主,辅以青稞和谷物的种植栽培。从牙齿磨耗推测故如甲木的人群在食物结构中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这与碳氮同位素的食物结构分析结果也是一致的。

    水稻遗存在陕西华县东阳遗址的发现与探讨
    夏秀敏, 殷宇鹏, 许卫红, 吴妍
    2019, 38(01):  119-13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75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75
    摘要 ( 475 )   在线阅读 ( 28 )   PDF (12627KB) ( 1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讨了东阳遗址水稻的栽培和利用情况,并尝试分析水稻在关中地区出现的动因及传播过程。研究显示,东阳先民在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同时,已经开始少量的栽培水稻,稻粟兼作的种植模式在此时出现。本研究发现的东阳遗址水稻遗存是目前关中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距今5800年时传入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关中稻作获得较大发展,至龙山晚期则鲜少发现。该研究刷新了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最早的水稻遗存记录,为进一步了解稻作起源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刻槽盆的淀粉粒分析
    孙青丽, 朔知, 吴妍, 杨益民
    2019, 38(01):  132-147.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8.0036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8.0036
    摘要 ( 392 )   在线阅读 ( 12 )   PDF (29334KB) ( 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刻槽盆是一种内壁遍布粗糙刻划纹的特殊陶器。目前,对其功能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而淀粉粒分析无疑将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5500~5300 BP)发掘出土的18件刻槽盆残片开展淀粉粒分析,在陶片上发现种类丰富的淀粉粒,其中以薏苡(Coix lacryma-jobi L.)和未定禾本科(Poaceae)为主,其次是小麦族(Triticeae tribe)、壳斗科栎属(Quercus L.)和其他根茎类植物的淀粉粒,豇豆属(Vigna sp.)、莲藕(Nelumbo nucifera)和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淀粉粒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刻槽盆主要用于加工野生植物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器物上发现了大量受到研磨/杵捣处理的破损淀粉粒或烹煮导致的糊化淀粉粒,这表明它们应该用于研磨/杵捣和烹煮食物。淀粉粒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先民的生业方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细微变化,薏苡和未定禾本科植物的比例虽仍占据着优势,但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这两类植物的依赖,逐渐加强了对小麦族、栎属、豇豆属和根茎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具有加工痕迹的淀粉粒进行分析,发现先民在加工各类型植物时,始终采用研磨为主、烹煮为辅的方式,刻槽盆的功能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

    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 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
    姜海涛, 赵克良, 王元, 周新郢, 李小强, 丁襟友, 杨帅
    2019, 38(01):  148-156.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17.0074
    doi:32091.14.j.cnki.cn11-1963/q.2017.0074
    摘要 ( 560 )   在线阅读 ( 24 )   PDF (4040KB) ( 2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消亡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其消亡的环境背景和影响机制仍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化石记录,是研究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环境及消亡过程的理想区域。黑龙江省青冈地区出土有典型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种类,如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等。本文以青冈县英贤村化石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孢粉分析,重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环境背景。青冈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出土于湖沼相沉积中,研究发现其生存环境的主要植被成分是蒿属、菊科、禾本科、莎草科和云杉属,指示草甸草原为主,局地生长有针叶林的植被景观。欧亚大陆晚更新世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猛犸象草原植被曾延伸到我国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