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1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2-08-12
    牢记初心,再创佳绩——祝贺《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
    邓涛
    2022, 41(04):  0-i. 
    摘要 ( 371 )   PDF (179KB) ( 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2年8月,吴汝康、吴新智两位先生创办《人类学学报》,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

           作为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其内容涉及人类、人类祖先以及人类近亲的灵长类的生物学、演化、行为、文化等特征或规律;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因周口店发掘与研究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是中国古人类学及整个古脊椎动物演化研究的中心。与人类起源与演化相关的古人类化石研究、旧石器考古研究以及相关的体质人类学及灵长类研究一直是古脊椎所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50年代,古脊椎所创办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术刊物,刊登与古脊椎动物及人类演化相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随着相关学科,尤其是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灵长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等的发展壮大,一本学术期刊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研究成果的刊登需求,因此吴汝康和吴新智两位先生在1982年8月创办了《人类学学报》学术期刊。这是中国第一本人类演化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人类学学报》在发刊词中确立了明确的办刊宗旨和6个方面的刊发内容,主要涉及与人类演化相关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考古、古人类年代与环境、灵长类学、体质人类学与应用人类学等。
           四十年来,《人类学学报》聚焦人类起源与演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办刊宗旨,刊发了2000余篇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灵长类学等学科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包括和县人头骨化石、禄丰古猿化石研究,以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等重要的人类演化理论。《人类学学报》为这些学科成果展示及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类演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壮大。2020年,《人类学学报》新一届编委会成立。时值良好的外部环境,《人类学学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人类学学报》新增了一些办刊策略,如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建立了独立的学报主页与采编系统等。随着这几年收稿数量的增加,《人类学学报》从2021年开始也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为中国的人类演化及相关学科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2021年4月,《人类学学报》正式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
    作为《人类学学报》的主办单位,古脊椎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人类学学报》的工作,希望这本期刊不断地发展并壮大,不断助力中国与世界人类演化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正值《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各位同仁对为《人类学学报》建立、发展和壮大而付出心血的吴汝康院士、吴新智院士表示崇高敬意,对《人类学学报》新老编委会成员、审稿专家、编辑部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感谢!让我们一起庆贺《人类学学报》在过去40年里所取得的成就,也希望我们编辑部及相关主创人员,牢记先辈们创刊的初心,创出更多佳绩!

    邓涛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22年7月25日

    《人类学学报》大事记
    2022, 41(04):  1-ii. 
    摘要 ( 268 )   PDF (528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1年6月:《人类学》学术期刊的创办申请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批准,并在当年11月得到批复正式定名为《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人类学学报》(季刊)创刊号正式出版。吴汝康任主编,吴新智、邱中郎任副主编。
    1990年2月:吴汝康任主编,吴新智、张森水任副主编。
    1993年5月:吴汝康任主编,吴新智、林圣龙任副主编。
    2001年5月:吴汝康任主编,吴新智、林圣龙、刘武、高星任副主编。
    2003年2月:吴新智任《人类学学报》主编,吴汝康任名誉主编,林圣龙、刘武、高星任副主编。
    2006年8月:《人类学学报》创办人、名誉主编吴汝康院士逝世。
    2007年2月:吴新智任主编,季成叶、刘武、高星任副主编。
    2016年2月:吴新智任主编,刘武、高星任副主编。
    2019年8月:吴新智任主编,刘武、高星、John W Olsen 任副主编。
    2020年2月:《人类学学报》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刘武任主编,高星任常务副主编,John W Olsen、裴树文、吴秀杰任副主编。
    2021年2月:《人类学学报》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
    2021年12月:《人类学学报》创办人吴新智院士逝世。

    2022年8月:庆祝《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学术专辑及纪念视频发布。


    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意义
    刘武, 吴秀杰
    2022, 41(04):  563-57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4
    摘要 ( 1388 )   在线阅读 ( 218 )   PDF (2732KB) ( 1281 )   附属材料 ( 983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对许家窑、许昌、华龙洞、澎湖、夏河、哈尔滨等人类化石开展的系统研究,引发了学界对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分类的不同认识。基于对相关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的分析,作者提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类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1)以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共有特征为主;2)以原始特征为主;3)以现代特征为主;4)独特形态组合。多数化石形态特征表现为前三种类型,而许昌和许家窑这种以硕大的头骨和巨大颅容量构成的独特形态组合在其他同时期化石还没有发现。化石形态的多样性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对现代人的形成贡献不同。作者认为在该时期的人类化石形态多样性规律还未阐明的情况下,将具有混合或镶嵌特征的相关人类化石归入分类地位不确定的人群较为合适。

    新证据下的现代人起源模型
    倪喜军
    2022, 41(04):  576-59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8
    摘要 ( 2374 )   在线阅读 ( 905 )   PDF (1296KB) ( 17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是指具有近圆球形头骨、短而平的面颅、纤细的骨骼等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古老人类的化石和现今的人群。支持多地区演化模型和支持近期非洲起源模型的学者,在“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的应用范围方面是不同的,前者以连续演化为基本思想,认为这一名词只包括智人中较进步的类群;而后者以分支系统学思想为基础,认为包括所有智人。分子古生物学研究显示,尼人、丹人和智人在遗传学水平上属于不同的人种。新近的以标本-种群为单元的系统分析,因为不是以属、种等分类学阶元进行的,因此与分类学的阶元划分无关。该系统分析的结果显示智人属于单系类群,哈尔滨人、大荔人等组成其姊妹群。尼人与智人的分异早于1百万年,与基因组水平的谱系分析相符合。多次多向的穿梭扩散是统计学上符合系统关系的模型。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洞穴演化与古人类活动
    裴树文, 蔡演军, 董哲, 同号文, 盛锦朝, 金泽田, 吴秀杰, 刘武
    2022, 41(04):  593-60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2
    摘要 ( 905 )   在线阅读 ( 62 )   PDF (8165KB) ( 3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东至华龙洞因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动物化石及石制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华龙洞遗址的地质、地貌、沉积物特点及洞穴演化过程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华龙洞地处扬子陆块区西北缘,周边呈现低山—丘陵—湖泊平原地貌景观。与华龙洞遗址密切关联的岩溶洞穴,发育在上寒武统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内,中更新以来的地壳运动和岩溶发育是其形成的主要营力。华龙洞遗址是一处坍塌的洞穴,其发育大致经历发育初期(中更新世早期甚至更早)—稳定发育期(中更新世中期)—坍塌埋藏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等三个阶段,岩溶发育和洞外溪谷的侵蚀使得原始洞穴和堆积物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洞穴坍塌沉积物主要包括围岩岩块与碎屑、各种岩溶沉积物和文化遗物,胶结坚硬,不规则地埋藏于裂隙和巨石之间。古人类在遗址的活动时间处在距今约30万年前的稳定发育期,石制品和骨骼表面痕迹证据表明,华龙洞古人类具备依据不同原料的特点采取砸击法与锤击法并用的技术策略;石片边缘的使用痕迹和动物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古人类在遗址可能进行过肢解动物的行为。本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中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演化与适应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创伤与人工切割痕迹辨析
    吴秀杰
    2022, 41(04):  608-61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1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1
    摘要 ( 674 )   在线阅读 ( 58 )   PDF (3663KB) ( 3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世纪40年代魏敦瑞提出北京猿人(周口店直立人)可能存在“暴力争斗”和“同类残食”的观点之后,引发了一些学者和科普大众对北京猿人是否为“食人族”的争论。由于原始化石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本文以保存下来的周口店(ZKD)直立人头骨原始模型和素描图为研究材料,对魏敦瑞提出的具有创伤和人工切割痕迹的5件标本(ZKD II、ZKD VI、ZKD X、ZKD XI和ZKD XII)进行辨析。结果显示:1)ZKD X、ZKD XI、ZKD XII这3件标本的头盖部,有7处可以确定为生前遭受非致死性撞击导致的局部创伤;2)ZKD VI头盖骨残片周边的及中央区域的断痕,为个体生前遭受致死性的暴力打击导致;3)ZKD II和ZKD VI顶骨位置疑似人工切割痕迹的沟槽实际上是动物啃咬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北京猿人“同类残食”的观点在本文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北京猿人头骨的创伤痕迹都位于头盖部,以顶骨居多,其次为额骨,符合人群之间暴力冲突产生创伤的位置。

    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高星
    2022, 41(04):  618-62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34
    摘要 ( 649 )   在线阅读 ( 96 )   PDF (578KB) ( 7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石制品等文化遗存的分类与类型学分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工作之一。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发端于法国,由博尔德奠定基础框架,其后多位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的材料提出有所区别的类型学方案。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观性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直被质疑,一直在补充和完善,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遗址和材料做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工具。类型学对于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表述和信息简化、分析不可或缺,但相对于与人类生存和认知更近的石器技术、功能、原料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已大大降低。中国旧石器考古类型学融合了西方学术体系的一些元素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发展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在操作链理念的指导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以技术解读、特征分析为目标与导向的技术类型学研究,应是解决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分类与类型学研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探究早期现代人的南方扩散路线
    李浩
    2022, 41(04):  630-64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1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31
    摘要 ( 938 )   在线阅读 ( 189 )   PDF (1715KB) ( 87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扩散时间、扩散路径、主要争论以及考古学证据等方面,对早期现代人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使用旧石器中期石器技术的早期现代人在晚更新世早期(MIS 5阶段)已经开始沿南方路线扩散,但学术界对于此次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仍存在争议。在距今约5万年以后,南方扩散路线上的早期现代人出现诸如使用赭石颜料、制作串珠和骨质工具、创作岩画艺术等行为,同时也独立发展出一些区域性适应行为。石器研究显示,南亚地区在5-3万年前逐渐出现了细石器技术及相关产品(细石叶、修背工具等),而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表现出以生产细小石片为主的权宜性石器技术体系,一些细小石片曾被用来加工有机质工具或作为复合型工具使用。中国南方地区紧邻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可以纳入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范围。建议从旧石器中期石制品组合和旧石器晚期细小石制品组合两方面入手,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为探索中国南方地区早期现代人的出现和演化提供重要考古学证据。

    古人类对赭石的利用行为在其演化中的意义
    杨石霞, 许竞文, 浣发祥
    2022, 41(04):  649-65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30
    摘要 ( 684 )   在线阅读 ( 62 )   PDF (2302KB) ( 74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赭石利用行为被视为人类行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受到国内外考古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溯和梳理了全球背景下赭石利用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人类演化史的关系。在现代人广泛分布于全球之后,赭石利用行为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地出现在各地,然而现有考古证据表明该行为并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突变性的发明。赭石利用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现代人行为,而应是有着长久演化积累的现代性行为之一。在长期传播与演化过程中,赭石的功能从意识形态、艺术表达等逐渐扩展到作为矿物成分被用于实际生产生活。赭石的利用历史可追溯到中更新世中期,但其广泛分布仍与晚更新世以来现代人的广泛扩散直接相关,对于理解现代人的意识形态、社会组织方式以及艺术表达、精神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目前所发表的相关考古学证据相对较少,以下马碑遗址为代表的材料,也恰处于现代人在全球广泛扩散的窗口期,并伴有进步的细小石器镶嵌使用的证据,成为认识东亚现代人行为的关键性考古证据。

    化石人猿超科成员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
    张颖奇, Terry HARRISON
    2022, 41(04):  659-67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33
    摘要 ( 539 )   在线阅读 ( 24 )   PDF (2104KB) ( 3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长类近节指趾骨的弯曲程度被认为是树栖性和悬垂位移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GM-PCF)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的指趾骨弯曲程度的定量化指标,以剔除指趾骨大小因素之后的标准化曲线高度(NPCH)作为其弯曲程度的指标,配合指趾骨的曲线长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定量分析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的对应关系。尤其是涵盖灵长类大部分位移行为方式的15个类群、328个个体、5000余件指趾骨的参考样本,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化石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分析和位移行为方式重建的需求。本文总结了发现有完整第II-V近节指趾骨化石材料的人猿超科成员的颅后骨骼形态适应及位移行为的重建,并运用GM-PCF对这些指趾骨化石的弯曲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通过指趾骨弯曲程度重建人猿超科成员的位移行为适应,并可为这些人猿超科成员位移行为的完整演化图景增加新的认识。

    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的足骨形变
    李法军, 邱林欢, 赵晨, 盛立双
    2022, 41(04):  674-68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3
    摘要 ( 556 )   在线阅读 ( 61 )   PDF (1042KB) ( 3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量化方法,对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101例女性足骨形变方式、程度、对称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侧足骨形变总体上是对称的。缠足对跗骨的影响主要在于整体尺寸缩小和关节面改变。第1跖骨除整体尺寸缩小外,还存在诸多明显的骨体形态改变;第2、3跖骨头部和底部尺寸缩小,但形变不大。第3至第5近节趾骨骨体长度和高度的侧别差异明显,特别是第3近节趾骨双侧整体不对称。该群体至少在18岁时已经缠足,25岁以后足骨已发生形变,35岁之后形变较明显。部分个体足骨形变程度较轻,其生前可能仅束足纤直,未经裹弯。足骨形变程度与陪葬品多寡并无相关性,其形变差异很可能与身体疾病、劳作需要、缠足方法或缠足观念差异有关。

    邓州八里岗仰韶时期居民的体质变迁
    何嘉宁, 李楠, 张弛
    2022, 41(04):  686-69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7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7
    摘要 ( 654 )   在线阅读 ( 94 )   PDF (1185KB) ( 3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早期与中晚期人骨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表明,八里岗仰韶文化在其延续千年的时间内,居民体质状况从早期到中晚期出现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女性身高的减少、男女性下肢功能活跃度的降低以及四肢长骨纤细化的倾向。古病理指征则展现出龋病发生的显著增加、头骨钝伤的减少以及女性胫骨骨膜反应增多等表现。这些体质状况的变迁,与八里岗仰韶文化发展过程中日趋定居的生活方式、农业经济渐趋成熟以及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有关。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八里岗仰韶居民的体质特征改变与这一阶段仰韶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存在密切联系。

    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
    李咏兰, 宇克莉, 张兴华, 包金萍, 李翀, 郑连斌
    2022, 41(04):  698-71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0
    摘要 ( 1146 )   在线阅读 ( 83 )   PDF (882KB) ( 1471 )   附属材料 ( 352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藏族的体质类型和人种学特征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18-2021年,我们测量了1530例卫藏、康巴和安多三个藏族人群的体质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藏族男性、女性均为超中等身材,体质量超重,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鼻型、中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中腿型,多有上眼睑皱褶,有内眦褶。对中国15个族群测量指标均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的汉族位点距离近于多数北亚类型族群,更近于多数南亚类型族群。藏族数据与国外资料中的东亚、南亚、北亚、北极类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藏族与东亚类型位点最为接近。研究证实,当代藏族具有东亚蒙古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

    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释光测年技术的可靠性和测年上限
    张家富
    2022, 41(04):  712-73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32
    摘要 ( 786 )   在线阅读 ( 65 )   PDF (2643KB) ( 5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释光测年技术已成为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尤其是现代人类遗址,建立年代框架的重要工具之一。这一技术提供了现代人类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最早年代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对释光测年的可靠性和上限及所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光释光测年的精密度(相对标准误差σ)一般为5%-10%,在理想条件下σ<5%,但是σ>10%的情况也不少见。与大量其他测年方法所获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光释光测年技术是可靠的。光释光测年的上限与样品的释光性质及环境剂量率有关,释光可靠年龄最大可达1百万年。对大多数遗址50万年的测年上限是可行的,这个年代范围涵盖了所有的现代人遗址。不同样品或颗粒间的释光性质差异很大,因而它们有不同的测年上限。同一样品中钾长石比石英有更高的测年上限,同一矿物中不同的释光信号对应的测年上限也不同。

    周期性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
    吕厚远
    2022, 41(04):  731-74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9
    摘要 ( 791 )   在线阅读 ( 127 )   PDF (2283KB) ( 11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古至今,气候变化特别是周期性气候变化,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迁移、新石器时代文化文明演变、历史时期王朝兴衰更替,到工业化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动荡等,无不留下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的烙印。本文依据近年来古气候、古人类、环境考古等研究的新证据、新进展,从周期性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关键节点的气候特征;通过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旧石器、新石器、历史时期不同时空尺度周期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讨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认识的异同,阐述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新范式。

    西北不同降水区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芦永秀, 董广辉
    2022, 41(04):  749-76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6
    摘要 ( 537 )   在线阅读 ( 137 )   PDF (5999KB) ( 4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0000-6000 BP,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且多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6000-4000 BP,粟黍农业的强化促进了人类活动空间向西扩散,显著的气候事件导致人类活动强度下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4000-2200 BP,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带来的农牧业元素促使不同降水量区域生存资料多样化,人类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该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时空差异性,对环境的影响仅在区域尺度上呈现。

    古代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崔银秋, 张昊, 武喜艳, 孙冰, 周慧
    2022, 41(04):  764-77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25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25
    摘要 ( 540 )   在线阅读 ( 38 )   PDF (1102KB) ( 3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代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对病理学、微生物学、考古学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过去的十年里,高通量测序和靶向富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古代微生物基因组的获取成为可能,通过对古代人群样本中获取的宏基因组进行筛查,使得引发古代疫情的相关病原体的基因组得以重建,为研究人类传染病的起源、传播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发及再发传染性疾病的出现频率促使我们回顾过去,以便更好地了解现代病原菌出现和古代病原菌重新出现的过程和生态环境。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总结了近十年古代病原微生物基因组水平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这项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