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1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研究论文
    近代人群头骨颞线的分型和变异
    严毅, 赵昱浩, 吴秀杰
    2022, 41(05):  775-78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5
    摘要 ( 997 )   在线阅读 ( 100 )   PDF (2867KB) ( 3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线作为头骨表面咀嚼肌颞肌的附着痕迹,其形态变异对探讨人类体质特征及咀嚼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为了解颞线在现代人群中的变异情况,本文选取亚洲、非洲和欧洲278例近现代成年人头骨为研究材料,通过对颞线的颞弧形态、宽度、发育程度、粗糙度及末端位置的观察和分析,明确颞线的分类及其定义标准,获取颞线各种表现形式的侧别、性别和地区间变异的数据,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显示:1)颞线无显著侧别间差异;2)颞弧形态和发育程度无显著性别和地区间差异;3)顶部颞线宽度及粗糙度有显著性别间差异:男性顶部颞线整体较宽,粗糙型个体大多为男性;4)额部和顶部颞线宽度及粗糙度有显著地区间差异:超宽条带状颞线只出现在云南和华北地区标本,欧洲地区标本脊状颞线和粗糙型比例较高,非洲地区脊状颞线比例较高但粗糙型较低;5)颞线末端止于枕骨的类型极少;6)颞线宽度在额部和顶部及其与颞弧形态显著相关,颞线发育程度在额部与顶部显著相关。

    贵州马鞍山遗址1986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
    胡晓纯, 高星
    2022, 41(05):  788-803.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80
    摘要 ( 427 )   在线阅读 ( 73 )   PDF (6857KB) ( 2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鞍山遗址1986年发掘区的地层分为9层,根据沉积间断可划归为上下两大文化层。上文化层包含第2至第6层,堆积年代约为15 kaBP-36 kaBP;下文化层包含第7至第8层,堆积年代约为53 kaBP。共发掘出土石制品1292件。遗址上下文化层在主体原料、石制品大小、石核剥片技术和石器修理技术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属同一文化系统。下文化层以硅质灰岩砾石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小型和中型为主,采用锤击法剥片,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上文化层则以燧石结核、岩块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微型和小型为主,主要采用锤击法,存在少量垂直砸击法和锐棱砸击法制品;石器毛坯以断块为主,修理主要采用硬锤锤击修理,可能存在压制修理技术。该遗址对于探讨晚更新世晚期贵州古人类的石制品技术特点及其在云贵高原的多样化适应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西樵山细石叶石核的开发策略
    杨石霞, 浣发祥, 王宏, 吴振宇, 卢筱洪, 李京亚
    2022, 41(05):  804-81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7
    摘要 ( 526 )   在线阅读 ( 68 )   PDF (2987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细石叶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初期文化传播、人群迁徙和生态适应研究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广东西樵山石器制造场的大批细石叶技术产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细石叶技术流行、传播范围的认识。早期研究中不少学者就西樵山细石叶制品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鲜见后续研究,缺乏对技术内涵、石核开发策略的深入解析,亦未开展对其所指示的文化传播与人口迁徙问题的探讨。本文选取收藏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343件细石叶石核,通过对石料、毛坯类型、台面类型和数量、剥片面等多方位观察以及对相关技术数值的测量统计,建构西樵山细石叶石核开发策略的模式。这项工作总结了西樵山细石叶技术的特点,并与其他区域的细石叶技术进行对比,加深了对出现在亚热带地区的细石叶技术的认识,为尝试进一步讨论其可能的技术源流和指示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

    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颅面测量性状
    赵东月, 吕正, 邢福来, 苗轶飞, 陈靓
    2022, 41(05):  816-82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0
    摘要 ( 558 )   在线阅读 ( 71 )   PDF (906KB) ( 435 )   附属材料 ( 52KB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所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七个朝代共575年。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一直是人群往来、交融之地。本文参照《人体测量手册》所列方法对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进行颅面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统万城遗址出土颅骨是以亚洲蒙古人种为主体,在形态上既存在古人种类型的差异,又表现出多种古人种类型融合的特点,另外还有个体表现出少量欧罗巴人群的性状。统万城遗址居民颅面特征的多态性与融合性,和古代人群演化的历时性特点相吻合,与统万城历史上频繁的人群往来相关,欧罗巴人种因素可能来自粟特人的影响。男女两性居民的主体构成可能有不同来源,随着政治权力主体变化,农人与牧人所占比重也发生了变化。

    西周时期一例疑似刖刑的病例
    李楠, 李成伟, 何嘉宁
    2022, 41(05):  826-83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05
    摘要 ( 536 )   在线阅读 ( 69 )   PDF (4856KB) ( 3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周原齐家东M24墓主骨骼进行了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其右侧胫、腓骨下端1/5处为截肢后畸形愈合;胫骨生理长缩短约5 cm,足部离断后缺失。结合创伤情况、考古学背景及文献实物资料,该个体生前极有可能遭受了“惩罚性截肢”,即刖刑。商周时期刖刑的致死率极高,施刑工具可能有青铜刀锯、钻头、石块等,除拉切外还伴有砍砸行为。被刖之人康复后需拄杖行走并承担守门之责,社会地位低下、饮食状况不佳且饱受他人歧视,境遇十分悲惨。周原齐家东M24墓主是我国经过系统研究且年代最早的截肢病例,也是目前所见最为疑似刖刑的首例个体,为深入了解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医疗水平及社会观念等提供了生动资料。

    海岱地区史前居民的拔牙习俗
    赵永生, 张晓雯, 董文斌, 王芬, 曾雯
    2022, 41(05):  837-84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9
    摘要 ( 651 )   在线阅读 ( 69 )   PDF (1216KB) ( 3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海岱地区古代居民中,北辛文化居民最早出现拔牙现象,都是拔除双侧上颌侧门齿,单一形式且高出现率的拔牙现象可能与成年仪式相关。结合考古材料和民族学资料来看,凿、敲或打应该是海岱地区史前居民去除牙齿的主要方式,具体操作应该是用细小且坚硬的工具抵在需去除的牙齿上,然后用石块等工具进行敲打。海岱地区古代居民对去除后的牙齿进行了相对随意或特意的处理,且原牙位空间没有进行其他填充。这种拔牙现象的消逝可能始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这种拔牙现象出现了整体性的衰落。

    中国人群的体部指数
    李咏兰, 郑连斌
    2022, 41(05):  848-86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9
    摘要 ( 736 )   在线阅读 ( 81 )   PDF (1133KB) ( 5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63452例18~97岁的中国人体部12项指数值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该年龄段中国人的体部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人总体体型为长躯干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腿型。男性为中胸型,女性为宽胸型。随着年龄增长,上半身会显得更短一些,上半身与下半身比例更小一些,胸部更显宽厚一些,躯干下部显得更宽一些,腿显得更长一些。与南方族群相比,蒙古语族群、突厥语族群身体更壮实一些,胸部更显得宽厚一些,上身更高一些,上肢显得短一些,躯干的上部(肩部)相对窄一些,躯干的下部(骨盆)相对更宽一些,上肢长和下肢长度比例更小一些。研究还发现,同等身高的男性和女性相比,男性的上肢长度、下肢长度一般都小于女性,而女性比男性有一个更大的坐高值。从躯干长度来比较,女性确实比男性腿短一些。下身长相等的中国男性、女性之间相比,女性的坐高大于男性。同等身高情况下,中国人的坐高比欧亚人种、非洲人种的坐高要大,即有较高的上半身高度。

    腊尔山区苗族学生头面部形态特征
    李文琴, 覃大保, 熊健, 张惠娟, 黄大元
    2022, 41(05):  862-87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2
    摘要 ( 850 )   在线阅读 ( 14 )   PDF (1220KB) ( 1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项目对1896例腊尔山区6~16岁苗族学生(男919例,女977例)进行了人体测量,测量了10项头面部形态指标,并根据公式计算13项头面部指数值。结果表明,苗族学生头面部各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同年龄段头面部各指标均值男生一般高于女生,且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的头长宽的、形态面的、形态上面的、容貌面的、颧额宽的、容貌上面的和容貌上面高的指数以及女性的形态面的、形态上面的、容貌面的、颧下颌宽度的、容貌上面高的指数随年龄增长总体趋势是先增加后递减;男性头面高的以及女性的头长高的、头宽高的和头面宽的指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性之间的头长高的、头宽高的和额顶宽的指数比较显示,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苗族学生头型以中头型、高头型、阔头型多见,面型以阔面型、阔上面型为主;相对于其他族群,腊尔山苗族男生面型短而宽,头型偏长,女生面型偏短,头型稍偏长而窄。腊尔山苗族学生头面部特征与融水苗族、土家族等族群较为接近,与哈萨克族、新乡汉族相距较远。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高度及其比例的影响
    刘燕, 李玉玲
    2022, 41(05):  875-88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9
    摘要 ( 448 )   在线阅读 ( 26 )   PDF (913KB) ( 4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有关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及其比值的报道多为非双生子人群的研究。为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及坐高与下肢长比值影响的相对大小,我们对796对6~18岁双生子的身高和坐高进行了测量,计算下肢长及坐高与下肢长比值,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遗传和环境相对效应。结果发现,校正年龄后,男女15~18岁年龄组坐高和下肢长的遗传度(0.63~0.78)均分别高于同性别低年龄段儿童青少年(0.31~0.68);坐高与下肢长比值的遗传度除9~11岁女生(0.84)外,其他年龄组均较低(男0.16~0.46,女0.21~0.57);共同环境因素和特殊环境因素对6~14岁儿童青少年各指标的作用较大。本研究提示,在快速发育时期,坐高、下肢长和坐高与下肢长比值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遗传度较低;机体越成熟,其遗传效应更强。

    城子崖遗址植硅体反映的生业经济模式
    葛利花, 朱超, 安静平, 王振祥, 靳桂云
    2022, 41(05):  883-89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1
    摘要 ( 392 )   在线阅读 ( 47 )   PDF (3013KB) ( 2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山文化是中国史前社会形态演进的关键阶段,亦是农业强化生产的关键时期。城子崖遗址是鲁北平原史前区域中心城址,其生业经济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社会复杂化及文明进程。本文对城子崖遗址龙山时期不同遗迹单位的15份土样进行了系统的植硅体分析,尝试探讨了该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生业经济水平、农作物生产和加工方式、野生植物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各遗迹堆积及其所反映的人类行为活动信息。结果显示,该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已形成粟、黍、稻、小麦、稗(可能)的农作物组合方式;同时,广泛采集利用聚落周边的自然植物资源,是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先民在作物栽培中进行了锄草、灌溉等较为精细的管理,其中,黍较粟更具耐旱抗病特性,加上田间管理需求较低而被优先选择栽培。先民在收获作物时,采用类似割穗、掐穗等方法以减少作物茎秆及杂草混入,随后在户外进行小规模地脱壳、扬场工作。此外,根据灰坑中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活垃圾、谷物加工、蓄水淘米三个类型, 水井和墓葬内的植硅体则分别与生活环境和丧葬环节等信息相关。

    从文坎沟东地点的植物遗存分析南阳盆地先秦时期的农业活动
    夏秀敏, 王力之, 陶大卫, 杜伟, 靳松安, 张建, 吴妍
    2022, 41(05):  899-912.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81
    摘要 ( 472 )   在线阅读 ( 66 )   PDF (3493KB) ( 3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阳盆地,作为地理过渡地带和文化交汇区,其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南北交融的典型特征。文坎沟东地点是南阳盆地淅川县龙山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重要遗存,本文综合运用大植物和植硅体分析的方法,结合已有的植物考古证据和最新的测年结果,全面探讨了文坎先民先秦时期的种植模式和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龙山时代晚期,文坎先民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为生,兼种少量水稻和小麦,小麦和水稻在先民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微弱;西周时期,延续了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种植规模略有扩大,未见炭化水稻的踪迹,但植硅体分析显示仍有水稻种植的现象;受中原宗周势力的影响和版图扩张的需求,小麦逐渐开始在先民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坎沟东地点植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为揭示豫西南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和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材料。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的动物遗存
    侯彦峰, 张建, 曹艳朋, 靳松安
    2022, 41(05):  913-92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34
    摘要 ( 472 )   在线阅读 ( 33 )   PDF (3615KB) ( 3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西南,老灌河东岸二级台地上。2007-2009年共发掘5000 m2,出土了7700多件仰韶时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至少代表5纲11目19科23个属种,包括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犬(Canis familiaris)、水牛(Buballus buballus)、犀牛(Rhinoceros sp.)、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等。动物群统计结果表明,仰韶文化一至三期含犀牛、亚洲象、竹鼠等喜温动物,四期中无喜温动物;根据动物生境,可判断该地区仰韶文化一至三期气候温暖湿润,四期相对干冷。仰韶文化一、二期狩猎动物的数量稍多于或等于家养动物,说明该时期“狩猎采集”比“饲养家畜”的活动多或并重;三、四期家猪骨骼占比分别是90.7%和87.9%,说明饲养家畜是一项主要的生业方式,狩猎和捕捞仅起辅助作用。仰韶文化三期3个兽骨坑内各埋藏了1具完整的成年母猪骨架,其中K15内为孕晚期母猪,怀仔猪数为7或稍多,为研究我国早期家猪繁育情况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总之,该遗址出土的丰富动物遗骸可为研究汉水中游地区仰韶时期的古环境、生业模式、动物资源利用、畜牧史等提供重要资料。

    发掘/调查报告
    安徽巢湖地区2019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的新发现
    战世佳, 董哲, 弋双文, 张红艳, 李浩, 裴树文
    2022, 41(05):  927-93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6
    摘要 ( 543 )   在线阅读 ( 56 )   PDF (5828KB) ( 3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巢湖地区开展旧石器考古野外调查,新发现16处旧石器地点、1处动物化石地点,并对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望城岗地点群进行复查,共获得石制品939件,动物化石4件。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砾石为主,类型可划分为剥片类、废片类、修理类和砸击品。石核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周身自然砾石面占比较低;废片类包括石片、断块和碎片,石片以V型和II型为主,存在一定数量长度大于10 cm的大石片,部分石片保留直接使用痕迹;修理类多为以石片为毛坯,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同时存在少量大型切割工具。根据对张家湾地点OSL年代学测试结果推测,巢湖地区发现旧石器地点的绝对年代不晚于距今12.5万年。这些地点的石器技术的典型特点是早期人类从大型石核上剥取大石片,并以之为毛坯加工重型工具。本次发现对进一步讨论中更新世人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石器技术多样性及该地区阿舍利技术大石片存在状况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蔚县盆地2019-2020年旧石器考古调查
    牛东伟, 闫晓蒙, 马东东, 徐哲, 裴树文
    2022, 41(05):  936-94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67
    摘要 ( 875 )   在线阅读 ( 55 )   PDF (3029KB) ( 2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广义泥河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蔚县盆地也曾是更新世期间古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地区。2019-2020年度在蔚县盆地开展了新一轮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发现并确认18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获得35件石制品以及少量动物化石。从文化遗存的出露层位来看,泥河湾河湖相地层和黄土堆积是遗物埋藏的主要地貌部位。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含细石核)、废片和工具;原料以火山岩、燧石和石英岩为主;石核剥片和工具修理均主要采用锤击法。技术类型总体上包含了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两套组合。结合相关地貌、地层对比资料以及石制品的类型特征,初步推测新地点的时代分别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其中含细石叶技术制品地点的年代应为晚更新世晚期。

    河南南召余坪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研究
    任进成, 陈全家, 乔保同, 曾庆硕, 余杭, 崔祚文
    2022, 41(05):  945-95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40
    摘要 ( 422 )   在线阅读 ( 56 )   PDF (2599KB) ( 2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坪地点位于河南省南召县汉水中游支流松河南岸第二级阶地前缘,于2021年3月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地表采集石制品38件,包括石核4件、石片3件、断块4件、使用石片5件、石器22件。个体多为小型与中型。原料皆河漫滩砾石,岩性以石英为主。石核剥片采用硬锤锤击,偶见砸击法。剥片方法属普通石核石片技术。使用石片分为刮削刃、尖刃者两类。石器包括刮削器、尖刃器、钻器、砍砸器、砍伐器和手锛。毛坯多为石片与断块,未见砾石毛坯。根据地貌与石制品特征,时代应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属性为石片石器技术系统。该地点对于探讨南北方过渡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综述
    科技考古研究范式之思考
    胡耀武
    2022, 41(05):  952-95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39
    摘要 ( 425 )   在线阅读 ( 38 )   PDF (517KB) ( 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范式自20世纪60年代创立以来,已普遍使用于多个科学研究领域,并于七八十年代引入至考古学。目前,国内外学界对考古学的研究范式有不少讨论,但对科技考古的研究范式的认知仍属空白。本文在简要介绍科学研究范式和考古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科技考古研究的3种范式,即科技范式、考古范式、科技考古融合范式,详细阐述了3种研究范式的理论、方法、实践等。此外,本文还指出:科技范式是推动科技考古研究发展的“发动机”,考古范式是掌控科技考古研究方向的“方向盘”,而科技考古融合范式则是协调科技考古各研究领域的“中控台”,真正让科技与考古融为一体。最后,笔者还对在科技考古研究范式下如何构建研究人员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