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3-02-15
    研究论文
    四川资阳人遗址出土的骨锥
    张乐, 吴秀杰, 张双权
    2023, 42(01):  1-1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3.000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3.0002
    摘要 ( 949 )   在线阅读 ( 87 )   PDF (4848KB) ( 3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资阳人遗址因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而备受关注,但该遗址1951年出土的唯一一件有机质工具——骨锥却鲜被提及。该骨锥长度约为10 cm,距今超过7500年。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元素仪等技术手段,对这件骨锥的形态、原料选择、制作技术、使用与废弃过程及锥尖部的红色残留物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骨锥的制作原料取自大型鹿类胫骨骨干;主要采用刮削技术制作而成,但刮削痕迹并不规整,推测制作者更侧重器型的规整和对称;锥尖部的磨圆、抛光和横向擦痕可能是穿孔过程中产生的,其工作对象主要应为兽皮等软性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锥尖部还发现有赭石粉末残余,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利用赭石处理皮毛及缝制衣物的技术。资阳骨锥应是中国史前规范骨器中一器多用的典型例证,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沾染赭石的有机质工具。

    陕西洋县绿豆梁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别婧婧, 夏楠, 王社江, 弋双文, 鹿化煜, 夏文婷, 张改课, 李葭萌
    2023, 42(01):  15-2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9
    摘要 ( 424 )   在线阅读 ( 57 )   PDF (5850KB) ( 2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洋县绿豆梁遗址位于汉水北部一级支流金水河左岸的第四级阶地上。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南水北调西线“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2014~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6 m2,出土和采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656件。研究显示,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漫滩或阶地古老砾石层中的砾石,岩性包括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硬锤打击法是最主要的剥片方式。石制品包含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类型。遗址石器组合中既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等尺寸较小的轻型石器,也包含重型刮削器、砍砸器等重型石器。通过与位于相同阶地部位、相距2 km 的金水河口遗址的测年数据和地层堆积序列对比,绿豆梁遗址的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时期或更早的时段。

    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的石料产地
    林壹, 刘拓, 顾万发, 汪松枝, 王幼平
    2023, 42(01):  25-3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0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0
    摘要 ( 395 )   在线阅读 ( 57 )   PDF (4639KB) ( 2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方家沟遗址主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石制品,以石片石器工业为特征,年代约在距今5~3万年前。遗址周边是一个石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可以通过原料分布、质量和可获性了解当时人类为何选择特定原料。遗址的原料既包括石英砂岩、石英岩和脉石英砾石,又包括脉石英岩块。石料调查显示,遗址附近丘岗顶部的中更新世砾石层可能是砾石原料的来源;西北距遗址约7~11 km处的嵩山东南麓元古宙地层中多见脉石英出露,最有可能是脉石英岩块的采集地。遗址周边区域并不缺乏燧石等质量更好的原料,但极少被当时人类所利用,这说明当地石片石器工业的长期延续不能用缺乏优质原料来解释。

    软锤石片辨识的实验史及争议
    曹彧, 仪明洁
    2023, 42(01):  36-45.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09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09
    摘要 ( 981 )   在线阅读 ( 40 )   PDF (660KB) ( 5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打制石器中,软锤法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石片形态,是古人类认知与技术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认为,使用软锤法打下的石片具有打击泡散漫、台面处有唇等特征。随着针对性实验的开展,上述石片特征已经不再被认为仅是软锤剥片所致,而是打制过程中如打击角度、背缘角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石片特征区分软、硬锤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旨在梳理学术界对软锤法的认知过程和系统实验历史。根据国际上大量的实验可知,目前的实验以燧石、黑曜石为主要石料,根据石片特征区分软、硬锤尚存在很大争议,石片特征的产生可能受锤的质地、石料、打制者、打击角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宜仅凭个别石片特征判断遗址中存在软锤剥片。在对具体考古材料的技术分析中,需综合考量整个石器打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多种因素,有必要建立一个汇集实验数据与遗址出土石片相关特征的数据库,为打制技术与技法分析提供更为丰富的对比材料。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的形成过程
    叶芷, 杜雨薇, 裴树文, 丁馨, 徐哲, 马东东
    2023, 42(01):  46-6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2
    摘要 ( 639 )   在线阅读 ( 61 )   PDF (8426KB) ( 2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河湾盆地发育着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因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泥河湾盆地蔚县吉家庄遗址(JJZ-B和JJZ-E地点)的遗址成因进行分析。地貌和沉积物特点表明,JJZ-B地点埋藏于湖滨相环境的湿地或沼泽环境,JJZ-E地点则属于湖滨相环境下的沙坝沉积体系。遗物的多项指标(遗物空间分布特点、石制品风化磨蚀状况、石制品技术组合与空间产状特征等)分析显示,JJZ-B地点属于近原地埋藏,形成过程中受到微弱的入湖片流改造,遗址完整性较高;JJZ-E地点的遗物连同砾石被湖滨片流搬运至遗址堆积区,后期受到了湖水的淘洗作用,显示异地埋藏的特点。研究表明,泥河湾古湖在中更新世仍保留有丰富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湖滨不同部位对遗址成因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对正确解读古人类对吉家庄遗址不同地点的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的形成过程
    张月书, 李锋, 陈福友, 仪明洁, 高星
    2023, 42(01):  61-74.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4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4
    摘要 ( 363 )   在线阅读 ( 36 )   PDF (5077KB) ( 2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谷坨遗址T1区域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划分为2个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多数石制品表面新鲜,并未显示出受高能水流的改造或被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以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破损特点为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试验,开展了遗址内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多数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年龄鉴定的转换分析法及其在月家庄墓地人骨中的应用
    李楠, 孙战伟, 赵艺蓬, 何嘉宁, 凌亮优, 成芷菡, 冉智宇
    2023, 42(01):  75-8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8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8
    摘要 ( 500 )   在线阅读 ( 41 )   PDF (1046KB) ( 2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换分析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统计的人骨年龄鉴定新方法,具有综合多种年龄标志物、不受参考样本影响、适用于老年个体等优势。本文将其用于陕西洛川月家庄墓地人骨年龄鉴定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构建出的人群死亡年龄结构、生存过程有显著差异:转换分析得到的最高寿命、平均死亡年龄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更多个体可存活至中老年。两种方法鉴定出的年龄差值受样本保存状况、年龄阶段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别。转换分析是人骨年龄鉴定方法的重大创新,使鉴定过程标准化、鉴定误差定量化。未来需使用一些年龄已知的个体开展更多验证研究,以评估该方法对我国人骨样本的适用性及不同软件间的差异。

    东周一例人体肱骨发育不对称的病理分析
    周亚威, 王惠, 丁思聪, 陈博
    2023, 42(01):  87-97.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45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45
    摘要 ( 577 )   在线阅读 ( 53 )   PDF (1763KB) ( 2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东周时期一例肱骨发育不全的个体M45进行古病理学研究。经鉴定,M45为年龄在30岁左右的女性,其右侧肱骨短于左侧,肱骨头解剖颈上移且正面向上,小结节向前下方位移;三角肌粗隆处、解剖颈下方有骨质缺损现象;右侧骨髓腔相较于左侧略宽,右侧三角肌粗隆处骨松质较左侧明显,呈蜂窝状。通过肉眼观察、X射线影像和病理筛选等方法对其进行诊断,推测M45个体可能是分娩创伤导致肱骨近端生长点受损,或在儿童期生长板遭受创伤导致肱骨生长发育停滞。

    广西敢造遗址史前居民口腔的健康状况
    陈晓颖, 游海杰, 宋美玲, 郭明晓, 肖雨妮, 曾雯
    2023, 42(01):  98-109.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3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3
    摘要 ( 496 )   在线阅读 ( 80 )   PDF (1536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扶绥敢造遗址是华南新石器时代一处典型的河岸贝丘遗址,其人骨测年结果的上限为8488 BC,下限为6492 BC。本文对敢造遗址2014年出土的108例个体的999枚恒齿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显示居民的饮食结构应是以肉食为主并辅以富含淀粉的块茎类植物。该遗址居民的龋齿率高于部分农业人群,但远低于同为华南渔猎—采集经济的鲤鱼墩、甑皮岩和顶蛳山遗址,其原因应与食用块茎类植物的多寡有关。较高的牙结石罹患率(89.86%)可能与鱼类、贝类等高蛋白饮食有关。相比农业、游牧或狩猎人群,该遗址居民偏重的牙齿磨耗可能与食用含沙量较大的螺类、贝类等有关;肉类食物的食用导致该遗址居民上颌前部牙齿磨耗重于后部牙齿,而“上颌前部牙齿舌侧过度磨耗”现象的出现则与食用块茎类植物有关。

    安徽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顾纯光, 罗武宏, 张东, 杨玉璋
    2023, 42(01):  110-121.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5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5
    摘要 ( 422 )   在线阅读 ( 55 )   PDF (2357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墩文化时期44份土壤样品开展植物考古研究,重点关注典型农作物植硅体类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组合特征等。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大部分样品中皆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并未发现粟、黍等旱地作物遗存;水稻扇型及双峰型植硅体形态特征分析显示,水稻遗存为驯化程度较高的粳型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双墩文化时期的农业结构延续了顺山集文化时期以来种植粳型稻为主的传统。此外,通过水稻植硅体高密度样品中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含量比值为0.7±0.2推测,该遗址水稻栽培环境属于“高地势-雨水供给”或“低地势-雨水供给”类型。本文研究结果为探讨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水稻栽培与驯化以及人类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发掘/调查报告
    云南省耿马佛洞地遗址发掘简报
    高峰, 杨石霞, 周新郢, 阮齐军, 浣发祥, 何林珊, 邱开卫, 杨博, 王益人, 杨庆江, 王建, 沈慧, 赵克良, 李小强
    2023, 42(01):  122-12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62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62
    摘要 ( 661 )   在线阅读 ( 76 )   PDF (6796KB) ( 39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佛洞地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勐简村大军赛村民小组燕子洞,坐落于一处东南开口的二叠纪灰岩穿洞,南临南汀河。2016~2017年,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在公路考古调勘期间发现该遗址;为进一步认识滇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17~2018年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洞内第四台面到第五台面间,共发掘20 m2,出土了包括石制品、动植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初步地层年代学分析显示,遗址时代为距今18400~14000年,共包含3期连续文化,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总数达到9735件。佛洞地遗址作为一处热带-亚热带生境下的史前遗址,为我们构建旧石器时代晚期滇西地区文化序列、探讨特定自然生态背景下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述
    东北亚楔形细石核模拟剥片实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仝广, 李锋, 高星
    2023, 42(01):  129-136.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61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61
    摘要 ( 362 )   在线阅读 ( 45 )   PDF (743KB) ( 3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细石叶技术遗存,楔形细石核是该技术组合中的重要代表。楔形细石核因为多样的类型、广泛的分布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其展开分析,其中模拟剥片实验发挥着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位学者对东北亚地区广泛分布的楔形细石核进行了模拟剥片实验,尝试使用直接打击法、间接打击法、压制法从该类石核上剥制细石叶,设计了多种与剥片工艺配合使用的石核固定方式,还从原料选择策略、石核预制方法等角度展开讨论。本文从选用原料、预制石核、剥片工艺与固定方式等方面对这些实验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剖析,并对模拟实验在细石叶技术研究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启示并起到推动作用。

    人类口唇部形态变异的研究进展
    李海军, 翁敏洁, 段琬琪, 刘力铭
    2023, 42(01):  137-148.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1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16
    摘要 ( 852 )   在线阅读 ( 45 )   PDF (1326KB) ( 4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唇部是主要的面部形态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嘴唇保护口腔免受外部物质的渗透,维持口腔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帮助咀嚼,同时也是外科美容整形手术中的主要部位之一,且在法医物证研究中唇纹也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目前关于口唇部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唇部形态变异的性别、年龄、族群差异;影响口唇部形态变异的因素,如遗传基因、饮食结构、牙齿及颌骨形态和呼吸方式等;口唇部形态研究在医学、个人身份识别及法医刑侦领域的相关应用等。国内口唇部形态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较为系统的口唇部形态生长发育及变异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对口唇部形态相关研究作简要概述,并对国内口唇部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异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和展望。

    四十年来中国人活体测量研究的历程
    李咏兰, 于会新, 郑连斌
    2023, 42(01):  149-160.  doi:10.16359/j.1000-3193/AAS.2022.0056
    doi:32091.14.j.1000-3193/AAS.2022.0056
    摘要 ( 449 )   在线阅读 ( 44 )   PDF (653KB) ( 3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1980年开始,在吴汝康、吴新智、席焕久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人体测量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四十年来,中国体质人类学工作者对中国各地民族的体质表型做了大量的活体测量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果为中国人体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其中在头面部特征、体部特征、体质类型、体型、肥胖、体成分等研究方向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今后,中国人体测量学工作者须继续开展中国人的活体测量工作,利用体质大数据对活体测量学各个领域开展更加综合的研究,同时初步建成中国人体数据库,使中国人体质数据在医疗卫生、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