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科学出版社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虚拟专题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0-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类学学报
巫山龙骨坡似人下颌属于猿类
吴新智
2000, 19(01): 1-10.
摘要
(
371
)
PDF
(269KB)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将巫山似人下颌及其牙齿与东非早更新世人属 ,Dmanisi直立人以及元谋的禄丰古猿等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巫山标本的尺寸比前二者都小得多 ,而与后者很相符。巫山标本被有些人作为归属人属根据的那些特征大多是人和猿共具者 ,其中前臼齿齿根分叉则是在人类罕见 ,却是禄丰古猿的特征之一 ,前臼齿前接触面位置和跟座比例则反映猿类特征。最接近巫山下颌者是禄丰古猿 ,其间有否祖裔关系尚待更多标本来论证。
禄丰古猿下颌恒齿萌出顺序的研究
陆庆五,赵凌霞
2000, 19(01): 11-85.
摘要
(
183
)
PDF
(261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禄丰古猿不同年龄的次成年下颌标本上各齿种萌发的情况 ,得出其下颌恒齿的萌出顺序为 M112 M2 P3P4 C M3。这种萌序与类人猿的相一致。
巫山县龙骨坡地层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陈铁梅,杨全,陈琪,胡艳秋
2000, 19(01): 17-20.
摘要
(
190
)
PDF
(125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对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地层剖面的 4个动物牙珐琅化石的电子自旋共振法 ( ESR)测年结果 ,该剖面的第 7— 8层曾出土被原发掘者定为属早更新世的 ,目前有争议的人属化石和石制品。本文认为早更新世牙珐琅样品的 ESR早期铀加入模式年龄一般是真实年龄的上限 ,即年轻于真实年龄。 ESR测年结合该地层剖面的古地磁研究 ,给出该剖面第 7- 8层很可能与古地磁的奥杜威极性亚期相当 ,距今约 1 .8百万年。
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
陈山
2000, 19(01): 21-88.
摘要
(
244
)
PDF
(508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 1 1例男性颅骨和 3例女性颅骨的种族特征基本相似 ,均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人种范畴 ,某些特征则显示出北亚人种的影响。在若干古代和近代对比组中 ,龙头山青铜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分别与顺山屯青铜时代居民和近代华北居民最为接近。
瓦窑沟青铜时代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陈靓
2000, 19(01): 32-90.
摘要
(
219
)
PDF
(515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 1 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 ,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 ,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代组、华南近代组关系最近 ;在古代对比组中 ,它与火烧沟组和殷墟中小墓 2组最为接近。
髋骨性别分级判别分析法
王子轩,丁士海,单涛
2000, 19(01): 44-48.
摘要
(
539
)
PDF
(146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骨骼性别判别分析方法无疑是判别率最好的方法之一 ,但是否能在原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为此 ,本文选取 1 6项髋骨指标 ,制作“分级判别分析表”对 82副髋骨 (男42副 ,女40副 )进行分级性别判别分析 ,并与传统单因素及多因素判别分析法进行比较 ,3种方法最高正确判别率分别为 97.0 %、85 .4 %和 92 .1 % ,结果显示 :分级判别分析法可提高正确判别分析率 ,为考古学和法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骨骼性别判别分析的新方法。
亚洲21个人群体部特征的比较研究
郑连斌,郑明霞,陆舜华,栗淑媛,郑琪,李咏兰
2000, 19(01): 49-56.
摘要
(
257
)
PDF
(235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亚洲群体体部测量资料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认为亚洲群体可分为北方类群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人体格较粗壮 ,如身材高、骨盆宽、体重大、胸围大、四肢相对短。南方类群人体格较为纤细。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从体部特征来说属于南方类群。北方类群还可分为 5个组。每个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体部特征。
出生性比研究
王洪林
2000, 19(01): 57-64.
摘要
(
199
)
PDF
(231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 1971— 1993年云南昆明、玉溪、红河、思茅、西双版纳、大理、楚雄、丽江等 8地、州、市 66个医疗单位接生的新生儿资料进行调查 ,获取401454例新生儿性别等有关资料。发现 :( 1 )出生性比在上升 ,由 1971年的 104 .06上升到 1993年的 108.57;1974年最低 ,为 101 .11 ,1991年最高 ,为 111 .87。 23年中 ,平均每年上升 0 .47。 ( 2 )一年之中 ,新生儿出生人数的高峰期为 10、 11、 12等 3个月 ,峰顶为 11月 ,占 11 .01% ;出生性比的峰顶为 3、4、6、7、9等5个月 ,最高为 9月 ,达 109.47。 ( 3)城、乡出生性比差异显著。不论胎次 (一、二胎 )和月份 ( 8、 9两月除外 ) ,市、县城区 ,出生性比均显著高于农村。 ( 4) 1 979年以前的出生性比在101 .11— 105 .67之间 ,1980年以后的出生性比在 104 .17— 111 .87之间。 ( 5 )提出了维持性平衡的6点对策。
白头叶猴食谱与觅食时间分配的研究
黄乘明,孙儒泳,薛跃规,韦素玲,李友邦
2000, 19(01): 65-72.
摘要
(
354
)
PDF
(229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种觅食方式 ,每天猴群有觅食高峰 2次。白头叶猴觅食的持续时间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比例在一年中有季节性变化 ,表现为夏天低冬天高 ,分别为 1 0 .0 3% (6月份 )— 2 3.2 1 % (1 2月份 ) ,这与食物的丰盛状况有关。
用双滑线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
李光宗,丁士海,鞠晓华
2000, 19(01): 73-75.
摘要
(
175
)
PDF
(95KB) (
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西单发现旧石器
李超荣,冯兴无,郁金城
2000, 19(01): 76-91.
摘要
(
228
)
PDF
(140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群体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舒群芳,徐玖瑾
2000, 19(01): 78-84.
摘要
(
115
)
PDF
(190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更多>>
黄慰文先生生平简介
2024-09-25
黄慰文先生在京逝世
2024-09-25
有奖问卷|开奖啦!
2023-12-31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编委会成员调整公告
2023-12-31
有奖问卷|一起让《人类学学报》变得更好!
2023-12-15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开通邮件订阅啦!
2023-08-10
6月20日《人类学学报》云主机停机迁移公告
2023-06-13
2022年度《人类学学报》稿件分析
2023-04-13
《人类学学报》征稿简则20221219版发布!
2022-12-19
庆祝《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纪念视频
2022-08-15
6月19日《人类学学报》稿件系统维护公告
2022-06-16
《人类学学报》工作规范调整公告
2022-05-10
深切哀悼吴新智先生
2021-12-05
《人类学学报》期刊学术诚信声明
2021-11-15
《人类学学报》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系统
2021-04-27
2021年《人类学学报》变更为双月刊
2020-12-31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举行
2020-09-03
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4期,即将推出“新方法、新技术在生物人类学上的应用”特...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即将推出“早期人类演化-年代、地层、环境与科技考...
2020-08-02
黄慰文先生生平简介
2024-09-25
黄慰文先生在京逝世
2024-09-25
有奖问卷|开奖啦!
2023-12-31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编委会成员调整公告
2023-12-31
有奖问卷|一起让《人类学学报》变得更好!
2023-12-15
通知公告|《人类学学报》开通邮件订阅啦!
2023-08-10
6月20日《人类学学报》云主机停机迁移公告
2023-06-13
2022年度《人类学学报》稿件分析
2023-04-13
《人类学学报》征稿简则20221219版发布!
2022-12-19
庆祝《人类学学报》创刊40周年纪念视频
2022-08-15
6月19日《人类学学报》稿件系统维护公告
2022-06-16
《人类学学报》工作规范调整公告
2022-05-10
深切哀悼吴新智先生
2021-12-05
《人类学学报》期刊学术诚信声明
2021-11-15
《人类学学报》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系统
2021-04-27
2021年《人类学学报》变更为双月刊
2020-12-31
“吴汝康星”命名仪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举行
2020-09-03
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4期,即将推出“新方法、新技术在生物人类学上的应用”特...
2020-08-02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2期,即将推出“早期人类演化-年代、地层、环境与科技考...
2020-08-02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热点评述
更多>>
热点评述|150万年前人类已经系统性地制造骨制工具
专家点评|牙齿微痕的生物考古研究前景广阔
专家点评|《乌兰木伦遗址非完整骨骼成因的实验考古学》短评
专家点评|山西下川遗址古人类剥片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2025主编新年寄语
2024年中国人群古DNA研究代表性成果及进展评述
创新发展的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 ——2024年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评述
2024年体质人类学代表性成果及其进展评述
人类演化:地质、年代与科技考古领域2024研究进展
2024年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物研究进展
2024年中国古人类学研究新进展
专家点评|加强理论建设,勇攀科学巅峰——纪念北京人第一件头盖骨发现95周年专辑点...
专家点评|亚洲地区在古人类演化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点评|读《人类学学报》纪念北京猿人第1头盖骨发现95周年学术专辑
专家点评|读现生人体质测量学专辑想到的
推荐阅读&专家点评:中国活体测量研究的回顾及专辑论文评述
主编推荐|细石叶技术及其形成机制解读
专家点评|中国猩猩化石研究中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专家视角|品读“泥河湾”
2023年中国人群古DNA和古蛋白研究代表性成果及进展评述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知网
ScienceDirect数据库
Wiley数据库